-
印度市场:“中国制造”未来决胜的主战场
11月4日,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印政府放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后,中国央行以外国证券投资者身份在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如今可能已经买入总价值为5亿美元的债券,这是中国央行首次购买印度国债,中国也是买入印度国债最多的外资机构。中国央行的行为背后,是印度对外资...
-
中韩论证跨海铁路轮渡
“载着满满货物的列车进船的景象实在非常壮观,看着原本行驶在路面上的列车渐渐进入船身……亲眼目睹铁路渡轮运输的样子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燃起了韩中两国未来能更近距离连接的希望。”这是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自传《绝望锻炼了我》中,回忆其2006年在中国烟台考察烟大(烟台到...
-
财政沉淀资金2000亿,有钱不花暴露出的真问题
近日,有外媒报道说中国的沉淀财政资金达到1万亿元,而国家发改委则澄清说有2000多亿元。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各地千方百计抓增收。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财政资金花不出去。为了盘活沉淀的财政资金,自本届政府执政以来,国务院至少有10次会议涉及...
-
“冲刺” BIT,中美“博弈 ”负面清单
历经7年21轮谈判,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在今年6月进入了“冲刺”阶段。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BIT谈判何时能完成“最后一公里”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就在习近平访美前夕,包括“股神”沃伦·巴菲特、苹果CEO蒂姆·库克和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等在内的9...
-
中国该怎样应对TPP?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达成的消息一经宣布,国内媒体一片“狼来了”之声。参与TPP谈判的12个国家经济体量约占全球四成,然而,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同处于环太平洋领域的中国这一次却只是作壁上观。有人认为中国应该主动加入TPP、推进自身的改革以符合...
-
-
说好的复苏在哪儿呢?“稳增长”受制弱需求
密集出炉的4月份主要数据显示: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4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虽然从3月的5.6%小幅回升至5.9%,但需求依旧较弱:投资回落、消费稳健、进出口回落以及信贷增速进一步放缓,这都表明实体经济活动企稳的基础并不牢固。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包括基础设...
-
一带一路规划近期或出台,中国实现战略性资本输出
两会期间有官方人士向媒体透露,一带一路规划相关文本已经交付印刷,不久后将会公布。从一带一路战略的路线方针来看,依靠的是资本输出的方式。无论是产能输出国外还是资源输入国内,都要依靠大量的外汇资本。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是这一资本输出的运作载体。丝路基金...
-
告别黄金十年,香港零售负增长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2014年零售业数据,全年零售销货价4933亿港元,较上一年跌0.2%,这是自2003年“非典”爆发及实施“自由行”政策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尤其值得关注的两点,一是游客消费的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类目的销售额较上一年大幅下跌13.7%;二是上述...
-
总理再提改革先行, GDP主动降速保增长质量
作为3月5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最重要的一个数据,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被定格在7%左右。这个数据符合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而随着这这个目标的调整,包括CPI、进出口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M2增速在内的多项经济目标也随之进行了下调。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