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桶油”触网 或掀起“能源+互联网”之风
中国最大的能源央企与互联网巨头正在慢慢靠近,两者的互相融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3月10日,中石油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双方约定,将借助互联网平台,深化合作渠道、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提升消费体验。《中国经营报》记者了...
-
国六标准太高,石油企业做不到怎么办?
一年前的三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曹湘洪曾陷入一场关于成品油标准的舆论争议。当时,曹湘洪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回应了质疑和一些偏颇的说法。 一年后,曹湘洪再次在两会上,接受记者专访,并透露,“...
-
危化企业进入搬迁高峰,资金需求4000亿元
为消除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影响,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近日提出,将推动符合条件的危化品企业有序搬迁至南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南部,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定位于建设世界级重化产业基地和港口综合功能区。目前已吸引国家三座原油储备库、中俄1300万...
-
《能源法》撂荒十年后重新起航
在2008年《能源法(送审稿)》之后,今年《能源法》立法工作再度启动。长期以来,能源行业的规章制度依赖于政府的“红头文件”。作为行业的基本大法,《能源法》的尽快出台,也契合了中国进行能源改革有法可依的现实需求。本次修改将集中调整《能源法》与涉及能源行政管理的纵...
-
中海油渤海湾漏油追踪:51%的责任如何兑现?
8月24日,刘健正式出任中海油集团公司总经理。一上任,他就必须面对4年前的一笔环境欠账。8月10日,中海油和康菲石油再次因为渤海湾溢油事故成为被告。中海油在8月10日收到青岛海事法院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称“绿发会”)针对溢油事故提起的公益诉...
-
跨省区输电将引导电价下调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通过协商或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和价格。同时,将对输电工程进行成本监审,重新核定输电价格。这在业内看来是本轮电力改革中“重要时刻”。近年来,中国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呈现出逐步扩容之...
-
核电出口“突破在望”
南非一直都是各国核电公司觊觎的市场。有消息称,南非计划投入1万亿兰特建设三座总装机容量为960万千瓦的核电站,这将是南非史上最大的单笔采购项目。国家核电技术总公司董事长王炳华透露,基于南非方面对中方的态度,对国家核电获得南非项目“充满信心”。该项目投资约合83...
-
能源金三角“借煤转型”待考
陕甘宁蒙煤炭集结地区曾被称为“能源金三角”,然而,随着煤价跌跌不休,“能源金三角”区域也随之萧条。因为煤炭价格攀升,从2007开始,陕西省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区因为煤炭资源而一举成为区域内乃至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时,榆林、鄂尔多斯的煤炭开采成为工业增...
-
瞄准一带一路,陕甘宁新共襄能源通道
在“新丝路经济带”上,集中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等重要能源生产国,以及中国、印度等重要能源消费国。能源通道布局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指出,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规划的生命线,各地先行规划的“载体”将成为该战...
-
中亚有望成为中国可靠的能源基地
洲际油气驻哈萨克斯坦大区经理王文韬已经习惯了在凌晨赶往机场,搭乘飞往哈萨克斯坦的班机。洲际油气在当地最核心的资产马腾油田,每年都会生产超过50万吨的原油。王文韬在班机上,经常会遇到国内“四桶油”的同行。中亚正成为中国海外能源的开发热土。虽然全球面临石油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