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神剧制造逻辑:《速7》怎样让票房飞?

深蓝VOL15 2015-04-29 2660 1

好莱坞神剧制造逻辑:《速7》怎样让票房飞?


《速度与激情7》(以下简称《速7》)上演了一场票房狂飙:4月12日首映当天,该片就斩获3.91亿元票房,打破了内地电影首日最高票房纪录;上映3天就轻松实现7亿票房,几乎是同期上映的另9部电影的总和。业内人士预计其在内地票房将超过20亿元,打破《变形金刚4》的纪录。


这部2小时17分的电影,49分钟在飙车,33分钟在打架,毁了230辆汽车,究竟是什么成就了《速7》的速度“神话”?


抓住全球流行文化的核心
   
保罗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片当之无愧的男一号,从第一部至第七部都是。2013年11月30日,保罗因一起严重车祸引发爆炸不幸身亡,彼时《速7》尚未杀青。拍了一半的电影怎么办,引发了外界大量的猜测。


2015年4月初悬念揭晓。主角并未因为保罗的意外身亡而更换或者“被死亡”,而是通过CG(电脑特效)技术令保罗“复活”。在传播碎片化的今天,去电影院探密保罗的“复活术”,不仅带动了一批观众观影,并且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谈资。


事实上,影片上映前不久,很多用户的微信朋友圈里就出现了该片的广告。2015年年初微信朋友圈广告出现以来,广告主们就不断试水,而这次《速7》的营销重点就是创设了朋友圈里的“谈资”,形成讨论热度。


北京凯视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王大勇认为,《速7》在营销上找准了“传奇”这个点。《速7》与20年前的好莱坞大片《乌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乌鸦》是李小龙之子李国豪的遗作,1993年拍摄该片时,后者不幸在一场枪战戏中中弹身亡。最终影片并未将李中弹死亡的镜头放入片中,而是尊重家属感情将其销毁,未完成的镜头靠替身及电脑完成。


不过,无论化解危机的技巧和结果如何,这都是偶发因素。《速7》能够创造票房“奇迹”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影本身。“在核心剧情设计上,汽车、冒险、友情有着无穷无尽的表达能力,开放式组合空间很大,这不像爱情片,因为男女主人公的结婚或死亡故事就会结束。体验不同的冒险故事,开放性的结构,靠飙车这样视觉效果支撑起来的电影,抓住全球流行文化的核心,最终实现了高票房。”王大勇说。


瑞格传播执行董事戢二卫认为,该系列片从第三部起,导演林诣彬从故事情节、人物等方面为《速度与激情》创造发展成为系列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特效、动作的设计等,创造了商业片的高峰。


“这一次温子仁在继承林诣彬风格的基础上有了更大胆的创新,迎合了观众的需求,是该片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原因。”戢二卫说。


观众的反应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观影的两个多小时中,观众不断高呼精彩,“像汽车用飞机空投落地、飞跃摩天大楼等充满想象力的镜头,也只有擅拍恐怖片的温子仁才敢大胆尝试。”一位观众如是说。


 王大勇猜测,该片并不会因保罗的去世而划上句号,因为利益至上的好莱坞,借助1~7积聚了大量的粉丝效应,很有可能续拍。


粉丝电影与制片人中心制

 “好莱坞电影模式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都具备‘复制性’,这种模式支撑其电影产业经久不衰。” 北京银基一邦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兵说。

   

一部系列片,拍到第7部还留有更多想象空间,《速度与激情》算是典型,而另一部堪称经典的则是谍战片“007系列”,至今已有24部。

    

戢二卫认为,在这种系列片的拍摄中,好莱坞往往采取“制片人中心制”的模式,即制片人从商业、艺术平衡的角度全盘考虑影片投资回报率,选择导演、演员等。“系列片的时间跨度往往很长,观众不断与时俱进,同一导演拍摄总会有审美疲劳,但不同导演在继承系列片原有的风格之外,还会将新鲜的东西带入其中。”


从罗伯.科恩到约翰.辛格顿,再到林诣彬,再到第七部的温子仁,不同导演给影片注入了更新鲜的活力与更大的想象空间,周立兵认为这就是好莱坞的魅力所在,既有持续性,亦有新鲜感。


不过王大勇提醒国内的电影投资人,现阶段不要盲目学习好莱坞模式,“好莱坞的制片人整体水平较高,国内大部分制片人相比之下还有较大差距。现阶段中国的电影人,能在电影商业叙事、视觉效果等领域做好一项就可以了,还难以指望其大包大揽。”


除此之外,好莱坞对于特效技术的推崇和极致演绎也是国内影片所不及的,这次针对主角意外身亡而采取的应急举措就是其中一例。


据悉,好莱坞对待这种“意外”,往往有三种备选方案,一是利用替身、特效和旧镜头剪辑,继续完成主角的其他戏份;二是改变剧本,让角色“消失”或“死亡”;三是重新拍摄。


最终,在制片人、导演及董事会共同讨论下,《速7》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因为第二种方案很可能会让保罗的粉丝、亲友们伤感,引发不良后果,而在方案一与方案三的平衡中,用替身加镜头剪辑的做法投资回报率更高。


粗算下来,该片的投资成本大约为2亿美元。有业内人士测算,选择用替身+特效方案,需要5000万美元的额外成本,让投资从2亿美元增长至2.5亿美元,但这样也是保证眼球效益和成本回报的最佳方案。


而这样的“大手笔”在《速7》中并不少见,不少影迷用“任性”来评价《速7》,整部影片毁掉了230辆汽车,其中在阿布扎比连飞三栋楼的那辆Lykan Hypersport超级豪车,售价高达340万美元,光LED大灯就由420颗钻石组成,全球仅7辆。如此昂贵的车,还是被玩废了。


《速7》的成功或许会给国内的影视投资带来新思考,这些年电影产业资本非常活跃,但大部分的投资用在了拍摄阶段和后期宣传,在演员、导演方面的投入巨大,但是在后期特效制作上的投入较小。从《阿凡达》到《速7》,在特效方面的投入带来的回报显而易见,国内从事特效制作的公司未来或许有更多的机会,但前提是提升技术水平与公司运营能力。


(朱耘)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盛大游戏私有化幕后,“输血机器”跌落之谜

    下一篇:未来三五年,汽车后市场连锁将野蛮生长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