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挫屡战,百毒不侵,Uber全球开启“小强”模式

深蓝VOL18 2015-05-20 3022 0

屡挫屡战,百毒不侵,Uber全球开启“小强”模式


Uber(优步)在短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全球各大城市,但是与之相伴的,是其不断触碰各国的法律红线,并在不少国家吃了官司。Uber模式,让执法部门面对两难处境,也让它的中国仿效者们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

  

习惯性“被查”

  

4月30日晚,广州市工商、交通、公安部门联合行动,对Uber广州分公司进行检查。5月6日下午,Uber成都公司被成都交委和工商执法人员联合调查。


广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Uber广州公司现场没有提供营业执照,涉嫌无照经营。作为联合行动的另一方,广州市交委表示,国家交通运输部已多次明确,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凡利用私家车等社会车辆从事“私租车”服务的,均涉嫌非法营运。


面对各部门雷霆之势的调查,Uber公司淡定地表示,工商部门到访纯属例行检查,平台服务没有受到影响。但有Uber广州司机报料称,被相关部门查处后,在登入Uber营运平台时,他们必须先签署一份《拼车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在不违反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条件下,您或您所在单位已合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或者拥有从事营运活动的相关资格”,“消费者通过应用程序或服务请求的汽车服务的质量,完全是最终向其提供此类汽车服务的汽车服务提供商的责任。Uber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承担责任,任何跟汽车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汽车服务相关投诉,应提交给汽车服务提供商”。


一位租车行业从业者表示,这是该公司的自保手段,此协议将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转嫁出去。


好模式的先天缺陷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Uber遭遇调查,突然但不意外。


Uber的商业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社会闲置的私家车资源,来实现车辆共享,国内的滴滴、快的等企业的专车服务均师从于此。Uber做的是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很好,但是也存在先天缺陷——私家车没有营运资质。


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曾明确表示,市民拼车出行应该鼓励,但是私家车永远不允许充当专车使用。


不过,监管层对此也并非“一刀切”。此前,交通运输部还曾官方表态称:“当前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也就是说,通过三方模式搭建的专车业务似乎是相关部门鼓励的范畴。


所以,中国版Uber“滴滴专车”和快的“一号专车”都声称自己是“三方合作”,其提供的“专车”来自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具备营运资质,而司机都会和第三方劳务公司签署协议采取劳务派遣的模式,打车平台则负责司机的培训上岗和管理。


神州租车内部人士介绍称,为了避免法律纠纷,神州专车旗下的运行车辆使用的都是神州租车租赁公司的车辆,司机则通过第三方劳务机构聘用,在入职前还需要进行各种考核和培训。


话虽如此,但是这样的“模式改良”却造成了规模限制。一位接近Uber的知情人士表示,Uber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也是采取与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为相对高端的商务人士提供专车服务,但是后来考虑到与租赁公司合作难以获得规模效应,Uber才将目光瞄向了大量的私家车,于2014年8月推出“人民优步”业务。该业务通过直接招揽私家车的方式,以拼车的名义进入专车市场、甚至出租车市场。


Uber的出现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解决了乘客打不到车或是不好打车的问题,又以一套价格机制吸引越来越多的司机资源聚集,所以在短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全球各大城市。


自2010年10月上线以来,Uber累计融资超过40亿美元,估值达400亿美元。最先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波士顿等大城市提供叫车服务,几年时间里,进入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上百个城市。可以说,Uber已经成为美国最值钱的创业公司之一。


Uber所到之处,往往受到乘客的欢迎,同时也会遭到出租车公司、城市管理者的抵制。除在美国本土部分地区遭遇阻力外,Uber还在韩国、印度、法国、西班牙等14个国家面临压力。

  

全球碰壁,愈挫愈战

  

Uber刚刚进驻波士顿时,当地警方宣布Uber司机违规并扣车,原因是Uber使用GPS追踪来计算乘客的费用,即用地图计算距离,而不是依靠里程表。当地官员说,GPS还没有被授予执照作为商业衡量装置,不能被用来决定出租车费用。

  

2014年2月,Uber登陆欧洲,同样引发了当地出租车司机的不满。出租车司机抱怨Uber这类产品提供与自己类似的服务,却不必支付各类费用。例如,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张出租车许可证价格高达20万欧元。所以,布鲁塞尔当地法院视Uber服务为非法,在禁令中称若Uber违法运营,每单生意将罚1万欧元。

  

作为应对,Uber一方面向欧盟发起投诉,一方面选择适应欧洲规则。比如,为了保住德国市场,Uber为每张执照补贴100~200欧元,并会再为司机补贴150~200欧元,协助其获取商会执照。

  

正因为在全球市场接连碰壁又屡挫屡战,所以,一周时间内,在中国国内的广州公司与成都公司先后被查,对 Uber来说也不算摊上什么大事。就算在亚洲市场,这也不是Uber碰上的最头疼的事。该公司在印度因司机强奸案曾被叫停;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地政府也正在审核Uber提供的租车预约服务的合法性;2015年3月,日本交通部也认为Uber违反道路运送法,因为其支持无资质车辆提供出租车服务。

  

Uber就这样奇怪地存活着,一方面处处被打压,一方面却快速地扩张,某汽车租赁公司内部人士认为,“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专车市场存在巨大的消费空间,职能部门也不能轻易地叫停此服务。”


专车撬动出租车市场改革?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指出,私家车主加入专车,可以将闲置车辆盘活利用增加收益,而专车企业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动用私家车资源是扩张最迅速和成本最低的途径,所以私家车加入专车屡禁不止。专车运营企业明知不能为而为之,也有与政府博弈之意。

  

某P2P租车企业创始人也分析称,企业自建车队寻求发展的重资产模式,对企业的资金链要求较高,大多数企业很难通过自建车队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企业都自建车队的话,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所以,盘活数量更为庞大的私家车资源是汽车租赁及出租车市场的最佳模式。

  

广东三正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杨刚指出,在确认私家车非法运营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当下的规定存在的不合理性。出租车行业牌照垄断管理拖了十多年一直不改,现在伴随互联网技术兴起的Uber等打车软件平台的出现,或许会逼迫整个行业做出改变。

  

业内人士透露,从根本上讲,交管部门通过向出租车公司发放牌照,形成了不利于市场的利益链条:出租车司机为了满足使用出租公司运营资质每月上交的份子钱,时常出现压榨乘客的现象。而专车的出现,正是颠覆了这个利益链条,所以在权力寻租的阴影下,私家车运营资质或许很难获得。

  

另外,由于政府对出租车总量进行控制,导致出租车数量不足,市民存在打车难的问题,再加上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之间现有的利益分配不均,出租车司机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司机拒载、挑客现象时有发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直关注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提出,出租车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着乘客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司机也不满意的奇怪现象,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就是现行出租车行业管理和服务体制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从政府部门配置资源转向由市场配置资源,由政府说了算转向市场说了算,彻底放开政府牌照垄断,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牌照,通过公平竞争提高服务质量,让出租车行业的经营方式,由企业经营单一服务转向多种经营方式,用多样性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李冰)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携程”与“去哪儿”,你们结婚吧?!

    下一篇:股权众筹已被玩坏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