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大部分人得不到晋升,都是陷进了这四大职场误区

CBC2018年期刊VOL13 2018-04-09 2414 0
年轻人走出校门、进入职场都会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在学校中衡量好与劣的标准非常简单,通常就是学习成绩这类标准明确、能够量化度量的指标。某个人成绩第一名,班上有一个推荐研究生的指标就给了他;如果有两个指标,第二名就有了希望。因此,大家想努力的话有方向,没有得到结果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吴军:大部分人得不到晋升,都是陷进了这四大职场误区


每一个毕业后进入职场的人,恐怕都想能够通过努力被提拔,很多人更希望成为团队的管理人员。但是到了职场上,年轻人一下子发现过去的规则都不适用了,甚至没有什么明确的新规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使劲儿。今天虽然大部分人都坐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地工作,体力上并不辛苦,但是他们却仍是感叹工作的不易。除了工作量可能比较饱和之外,很多人更多的是感到心累——在办公室里钩心斗角、趋势逐利,对上伺候老板不易,对下还受到新员工的挑战,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新人抢了位置。更有些不幸的人,踏入了职场的一些误区,成为办公室政治的牺牲品,于己不利,甚至对别人也有害。这里我要举出职业发展的四个误区给有心之士参考,希望能帮助他们尽量避免这些误区;否则,即使一时运气好,受到了提拔,将来也难以独当一面。


在讲这四个误区之前,我先要排除一种情况,就是一种根本不值得为之工作的单位。这种单位的领导只喜欢溜须拍马的下属,只提拔自己的亲戚。这样的单位今天依然存在。我就曾经见过这样一家知名媒体,某个重要部门的领导是首席执行官的亲戚,她如果是靠能力坐上这个位置也罢,因为有“举贤不避亲”的古训,但是她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仅仅是因为裙带关系上位,上位后依然不学无术,却最爱下属拍她马屁,一些会见风使舵的员工为了巴结她甚至到了替她揉肩捶腿的地步。这个部门的业绩年年下滑,偏巧首席执行官只相信自己的人,居然继续任用她,而整个公司的利润也和这个部门一样不断下滑。我估计用不了多久,这家媒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我对这家媒体的人讲,赶快找出路吧,你们即使巴结她混个一官半职,回头公司倒闭,覆巢之下亦无完卵。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年轻人应该远离这些单位,因为这样的单位是搞不好的。因此,这类公司我们这里不讨论。


今天,但凡稍微有点儿活力、发展还说得过去的单位,都不会任由一群马屁精或者亲属当道。所有单位负责人会在人前人后讲任人唯贤之类的话,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只有这样,领导自己的前程才有长期保障。随着中国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经常拍领导马屁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是正向的作用其实越来越有限。因此,与其将自己的命运都寄托在拍马屁上,不如在能力和业绩上多花点儿功夫,成为对老板和对单位更有用的人。


当然,总会有一些人站出来反驳我:“你说得不对,我的专业能力强,对单位贡献也很大,却没有受到提拔;旁边的小张不如我,却当上了主管。”其实,领导们眼中的这个“贤”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而是很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仅仅专业能力强、贡献大,有时还不足以被提升。另外,今天员工的专业水平都比较高,达到被提升要求,甚至胜任领导岗位的候选人可能很多,但是怎奈人多粥少,不可能人人有机会。一个10 个人的小组,即使经理的位置空出来,每个人也只有1/10 的可能性被提拔。因此,很多人十年八年当不上经理也很正常,尤其是在稳定的大公司里。


除了期望过高之外,大部分人得不到晋升或者晋升速度很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陷入了下面这些职业发展的误区。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在英语里,工作和职业这两个单词分别是job 和profession,含义的区别很大。工作是大家谋生的手段,一个单位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完成任务,单位付给我们工资和奖金,就两清了。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比如我们当一名医生,提高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成为名医,这是职业。


一个人要成为公司高管,通常需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或者领域动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后做到能够把自己领域的任何一个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是职业。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所谓的专业, 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所有的沟通、会议、关系的建立、工作的分配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标。在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使我们的工作不顺利,比如个人能力的局限、沟通不顺畅、情绪波动,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这是很多职场上的人感到心累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把事情做好,就体现出是否有职业素质了。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在工作中要少受负面情绪影响,避免采用消极的手段来应付工作。当我们做事变得非常专业时,同事们也只能用同样的态度和我们打交道。这样即使一些人不喜欢我们,也不得不配合我们做事情。


误区二: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


今天工作的流动性非常大,很多人平均三四年就会换工作。刚毕业的人尤其会把前一两家公司当跳板,期望有了经验后找到一个好公司,因此从心态上就把自己当过客。


人一旦觉得自己是过客,常常就对很多该完成的工作视而不见,也懒得建立和维护与同事的关系。虽然他们想的是利用这个工作做跳板,但是一旦有了过客心态就容易不求上进,对自己最大的害处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丧失了锻炼的机会。至于给其他同事留下了坏印象,那是必然的结果。怀着这样心态的人即使跳槽,也难以被赋予重任。


误区三:被语言暴力激怒后就乱了章法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总有一些同事,包括上级,没缘由地责备你、批评你的工作,却不给出具体的问题和有建设性的建议,更不是真心帮助你。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语言暴力。


实施语言暴力的人当然不对,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受伤害的是你,而不是他们。这种语言暴力最大的危害是,打击你的自信心,引诱你偏离工作重心。对于语言暴力,无论是骂回去还是百般辩解,都会让你疲于奔命,从而脱离了工作的重点以及错失成功的机会。


判断是善意的批评建议还是语言暴力并不难,前者你采纳后明显对你工作有利,后者则是无理取闹。因此,一旦判断清楚对方是语言暴力,我们要不为所动,一方面继续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让施暴者有个交代。


一些人是无意中施加了语言暴力,这时给他们明确指出即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而有些玩儿权术的老手则是故意为之,对他们则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反击,而要想法化解。等事情过后,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让他们知道你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语言暴力,让他们今后做事有所顾忌。更具体的处理方法我下面还会提到。


误区四:疏于沟通


很多人因为急于做成某件事,生怕一些相关人士有不同意见,事先不打招呼,自己就匆匆做了主,指望着生米做成熟饭后大家来接受既成事实。然而,很多时候一些必要的环节最终绕不过去,其他同事知道后,会认为这个人对自己不尊重,缺乏团队精神,甚至到领导那里打小报告。


其实,大部分时候,提前打招呼总是一个良好的、职业的做事方式。如果合作方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协调和谈判解决。只要有利益可以分配,无非是设法确保各方利益就可以了。更何况很多时候征求别人意见,对方未必一定会反对。反之,如果事先不沟通,即使想法和同事一致,一些同事也会故意鸡蛋里面挑骨头,最终要花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进行善后。


怎样避免陷入这些误区呢?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可以有这样四个办法来破局。


第一,任何时候为人都要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更有效地沟通。也只有这样,当别人表达意见时,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从各种角度去理解。但是对于事情,并不能因为自己态度谦卑就不发表意见和看法,一个既谦卑又能把事情分析得入木三分的人,最让人钦佩。


第二,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语言暴力和其他故意伤害。这里我给出操作的三个步骤。

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失惹怒了别人,或者是自己把情况想歪了、把别人想坏了,别人的言语其实并没有恶意。


其次,在确认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方不公平地对待我们之后,要把我们周围的同事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和这件事情无关的,不要让他们卷入纠纷,通常这些人在人数上占大多数;第二种是在这个问题上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这些人自然不需要担心;第三种是对我们施暴的人,他们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


最后,要搞清楚第三种人即施暴者这么做的目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先和他们沟通,达成谅解和妥协。对于那些真正想和我们作对的人,依然要和他们主动沟通,但是沟通的目的可能不完全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看法,也知道他们自己的问题。美国人在这种问题上比较主动,该说就说,中国人比较蔫儿,有时就忍着了。但是,我们的大度应该表现在指出施暴者错误后的宽容,而不是在是非问题上没有原则。发明电话的亚历山大•贝尔曾经和伊莱沙•格雷就谁应该获得电话的专利打了十多年的官司,最后以贝尔获胜而告终(他提早几个小时递交了专利申请)。之后,贝尔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表示对方可以免费使用这个专利,但是在谁发明了电话这个是非问题上,贝尔并没有让步。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贝尔这样的主动性,在沟通中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态度要坚决明确。我们经常说以正压邪,实际上如果没有行动,以正压邪是不会实现的。我在前面讲,上帝喜欢主动的人。即使上帝想帮助我们,我们也要通过行动得到这种帮助。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带个人色彩,聚焦事情本身来解决问题,同时凸显出大度和境界,这样不仅会带动团队整体健康发展,而且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团队的支柱。


第三,永远要明确,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既定的大方向。


任何想进阶的人都不应该被动地工作,就像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想成为领导者,要平实地学习做一个领导,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主动地多做事情,多跟人打交道,去帮助他人,支持自己的老板和团队。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想一想,当我们离开这个团队时留下了什么。


第四,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时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回到在一开始提到的那种任人唯亲、马屁精横行的公司(或单位),如果我们不幸身处那种公司怎么办?如果你觉得它的经历对你将来有用,不妨抱着学本事的心态干两年,即使有些委屈也认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这样的公司,也不要有过客的心态。如果你觉得它对你的进步已经没有帮助了,这种单位哪怕再有光环,也不如趁早离开。孔子讲,“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来源:《见识》吴军)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对自己最高级的爱,是接纳自己

    下一篇:腾讯视频VS爱奇艺:谁主江湖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