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茜
ID:BMR2004
互联网企业“下场”造车已经成为趋势,只是“姿势”各有不同。
在雷军要亲自带队、All In智能汽车后,周鸿祎也意欲深度参与造车。
不过,360还只是战略投资,意向投资标的,也并非此前小米所投资的蔚来、小鹏类的高端系列,而是定位大众化的“腰部”造车新势力品牌——哪吒汽车。
定位互联网安全赛道的360,从营收和利润规模看,已经远离头部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这条且长且“烧钱”的赛道上,能下注多少?360车联网的“安全牌”能否打得响呢?
关于360领投哪吒汽车的最近进展,选择哪吒汽车的原因,在车联网安全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未来布局智能汽车的计划等问题更是引发了业界的关注。
哪吒急官宣,360忙“回撤”
意欲几何?
4月26日,哪吒汽车官微宣布启动D轮融资,融资额约30亿元,互联网安全龙头公司360战略领投此轮融资,在完成全部投资后,360有望成为哪吒汽车的第二大股东。
不过,哪吒官微这条消息已删除。
4月27日,360公司也忙回应称,哪吒汽车仅为360投资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意向之一,现阶段涉及的意向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360在智能电动汽车相关领域还在不断学习研究,各种合作都会积极推动,保持开放性。
360将以何种方式入局智能汽车,一直在被外界猜测,而360对外的态度也极度克制。
早在4月20日,在上证e互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360称,“目前公司在整车制造领域没有业务开展计划。三六零正在积极探索市场机会,研判加大相关领域投入,进一步深入发展智能汽车安全相关商业化业务的可行性。公司目前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这意味着此次投资还存在不确定性。不过,消息一释放出来,投资者们自然非常关注。
4月27日,360股价微涨1.24%,报收13.09元。不过与2018年2月28日回归A股时开盘65.32元/股相比,跌势过猛,市值蒸发近4000亿元。
早前已经在车联网安全领域有所布局的360,此次带资入场智能汽车,不但为这个风口添了一把火,更是打开投资者对360未来的想象力。有投资者直接表态,“这个增量市场请公司马上重视起来。”
此次与360擦出火花的哪吒汽车,只是数百个新能源品牌之一。这股融资热潮在2019年遇冷后,在2020年下半年后又热起来。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融资共89起,披露的融资金额近1292.1亿元,近十年来首次突破千亿元。
进入2021年,这种热度也在持续。比亚迪、恒大汽车、法拉第未来、零跑汽车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有了新的融资。
哪吒汽车是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新能源)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官网显示,现有哪吒V和哪吒U Pro两款车型在售,补贴后官方指导价格分别为5.99万元起和9.98万元起。据报道称,这两款车型累计销量超过3.5万辆。
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平台统计,截止到2019年3月国家平台累计注册新能源整车企业达到了635家,其中,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新能源整车企业有450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 的车型多达5827个。
竞争之中,要想活下去,需要资本不断投入。
天眼查显示,哪吒在此次官宣D轮融资前已经融资6轮,其中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12月由华鼎资本独家领投的20亿元。
这次融资,哪吒在官宣后删帖,360解释只是意向阶段,最终是否会下注哪吒呢?
相关分析人士表示,360作为上市公司,若投资布局新能源汽车,应发布公告,哪吒汽车的官宣可能涉嫌违规信批。
蔚来资本前管理合伙人、罗兰贝格前全球合伙人、汽车及私募业务负责人张君毅向《商学院》记者分析,360投资哪吒汽车应该还在意向阶段,因为交易没有完成,还有很多变化。不过,360对智能电动汽车的关注是肯定的。汽车安全对360来说是很大的机会,但是,以什么形式参与取决于360的战略方向。
其实,4月26日,在360业绩说明会上,周鸿祎表示,公司拥有国内第一支汽车安全研究团队——360 Sky-Go Team,可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目前已与奔驰、比亚迪等众多主流汽车品牌开展了相关项目合作。
在张君毅看来,无论这次投资是否落定,各方关注都反映了一种预期。不过也是一种认知偏见,即汽车厂商需要互联网公司来教才能造好车,这的确会引来一定关注度。不过,实际上,“蔚小理”的销量并没有超过任何一个传统汽车厂商,还是任重道远,当然资本市场给予了极高的预期。
车联网安全,想象力空间有限?
与小米强大的现金流支撑不同,360能用在“造车”上的“炮弹”并不充足。
2020年年报显示,360营业收入116.15亿元,同比减少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3亿元,同比下滑51.30%,利润腰斩。
这也与360业务转型有关。随着互联网广告及服务收入的下降,2020年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77%,而安全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73%。不过,新发力的政企安全业务,市场规模仍较小,只有8.08亿元,与小米2020年营收的2000亿规模、净利润百亿规模相比,360的资源有限。
于是,不下注整车制造,而是立足主业,选择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安全解决方案是更为稳妥的方式。
对外公开资料显示,在车联网安全领域,目前已有85%以上的国内汽车厂商采用了360安全技术和服务,其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40项,形成技术标准(含参与)19项。360安全大脑已接入100万辆汽车,累计发现、拦截风险10万余次,通过实时的安全防护保护汽车联网及生态安全。
360的投资者们希望以后的互联网汽车都能像台式机一样安装上360公司的汽车安全大脑。
那么,360在智能汽车市场打“安全牌”能有多大发展空间呢?
张君毅指出,与百度、小米、华为宣布造车,支持声音更大不同,360打“安全牌”切入智能汽车赛道,想象空间有限。
在他看来,除了本身车联网安全赛道更窄,也与长期以来用户对360品牌形象、业务模式存在质疑有关。
首先,从360独立出来的奇安信,在智能网联车安全领域方面已经有深入布局和积累,是360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应该是360最头疼的。”张君毅说。
其次,车联网安全确实很重要,一旦被黑客攻击,智能汽车就有可能出事故,甚至瘫痪。但是,对于刚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消费者选择要素里,续航、时速和性能方面仍排在安全之上。而联网的安全性作为一种基础能力,能为汽车本身加分多少还很难说。车企在选择安全系统供应商时,可能并不会选择很大的供应商,能分给安全公司的利润并不多。
他解释到,因为手机与汽车所需要的移动互联技术有很大不同,要求等级更高。在数据安全方面,是很细分市场。目前,能提供汽车信息安全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很多,360能在这一赛道分多大蛋糕,获得多少利润,仍需拭目以待。
再者,从长远看,汽车操作系统会越来越集聚。现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是百花齐放,特斯拉、大众、Google、华为鸿蒙、百度Apollo等都在做自己的操作系统。从长远看,如果未来其中一家的操作系统,其安全、稳定性足够成熟且被更多车企使用,并且变成开源平台。这一系统会预装安全软件,这时360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并不大。
而反观此时有意向牵手360的哪吒汽车来说,在选择360所给予的“赋能”里,也未提及360的安全大脑。
在4月26日晚间,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牵手360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360在软件技术,AI技术方面有很强的积累,可以在技术上帮助哪吒汽车。第二,360董事长周鸿祎在互联网营销上有卓越的见解,给哪吒汽车带来新营销新理念新方法。第三,哪吒汽车团队在融资方面经验欠缺,360进来之后,拓宽了融资和IPO路径。
可见,哪吒所看中360的能力——AI技术、互联网营销、融资IPO经验中,最有特色的并非安全能力。
张君毅指出,对于360来说,智能汽车是互联网安全落地的新场景,更关键的要看做的有多深入多强。
目前,互联网公司“下场”造车是一个风口,泥沙俱下,有些公司是不得已而为之,有的公司是被裹挟,有的公司是深思熟虑,也有一些是炒作。
在张君毅看来,一些炒作会提前把市场消费掉,最终导致“劣币驱良币”,让真正脚踏实地、解决真问题,但需要长时间投入的企业竞争成本提升,丧失发展机会。“汽车是长周期产业,对于周鸿祎来说,如果市场的回报周期过长,360可能很难坚持下去。”
正如张勇表示,到2025年,活下去仍然是哪吒汽车的目标。
无论360是否会成为哪吒汽车下一轮的“助跑者”,对于360来说,智能汽车都是不可错过的赛道。只是能跑多远、又能跑出什么名次并不明朗。关于360在智能汽车方面的布局和探索,《商学院》将继续关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