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特色ESG,企业应该怎么做?

2023-11-06 659 0

如何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ESG 生态体系,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正确引导社会投资走向、提升 ESG 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抓手。


文|哀佳

ID | BMR2004


ESG 源于责任投资,现在常指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三类非财务因素 —— 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并不断延伸到传统称为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领域。


ESG 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提供了很多宝贵可靠的历史经验。然而,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与西方不同,中国企业在 ESG 领域要应对与西方标准相似却又不同的实质性议题。


因此,如何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 ESG 生态体系,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正确引导社会投资走向、提升 ESG 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抓手。


01

ESG战略在中国


未来的 ESG 评级中,会出现更多的中国元素、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论。


商道咨询首席执行官、合伙人王昕长期关注 ESG 战略研究领域,在他看来,ESG战略在国内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2006-2012年为第一阶段,ESG的概念首次在国外正式被提出,在此之前,一般被称为社会责任投资(SRI,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后来ESG的概念逐渐取代 SRI,并开始慢慢进入中国,包括商道在内一些公司机构或学者首先开始了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以及 ESG 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


2012-2018 年为第二阶段,投资机构和评级机构开始关注国内企业的 ESG 表现。


2018-2019 年为第三阶段,中国证监会等政府部门开始着手建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框架与准则,随后 ESG 开始进入更多投资机构的视野。


2020 年以后为第四阶段,双碳目标正式被提出,ESG 概念的发展进入猛增阶段。


王昕认为,ESG 概念在中国的推动离不开政府层面的因素。从中国发展的宏观视角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诸多提法与企业 ESG 工作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数字经济都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第二,推动绿色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与发展低碳产业;第三,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第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第五,确保粮食能源资源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第六,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除了政府关注之外,资本市场对 ESG 投资理念的接受也成为 ESG 受到广泛关注的另一重要原因。


2022 年,ESG 相关的团体标准呈爆发式增长,推出了《上市公司 ESG 报告编制技术指导》《企业ESG评价指南》《企业ESG披露指南》等。据商道咨询的研究统计,2022年,发布了2021年度ESG报告(包括名为ESG、CSR、可持续发展的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达到了1429 家,较上一年度增长了337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29.6%。同时,2597 家港股上市公司中有2443 家披露了ESG 相关信息,占比达到了 95.2%。


王昕表示,还有一些具体案例可以说明,未来的ESG评级中,会出现更多的中国元素、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论。


比如,2023 年,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在北京设立办公室,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该办公室将充当 ISSB 在亚洲的利益相关方参与中心,主要专注于领导和执行ISSB 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并为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小企业提供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


02

中国企业的ESG现状


尽管近年来进行 ESG 信息披露的国内企业数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中国内地市场相比先发市场仍存在诸多不足。


顺应这一趋势,中国企业的 ESG 战略也在逐步演进当中,越来越多企业的ESG战略意识开始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投资人、监管层对于企业 ESG 表现的关注也从加分项趋向必选项。


王昕认为,发展具有中国企业特色ESG战略,对企业有五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是吸引投资者,尤其是奉行长期主义的机构投资者;其二是回应下游客户的高标准要求,提升自身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其三是完善公司自身的治理和管理机制,提升对新兴议题的管理能力;其四是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性管控公司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其五是导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以 ESG 为工具,持续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令人欣喜的是,政府正在以“小步快跑”的模式探索中国特色的 ESG 规范,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企业 ESG 转型:


2018年9月30 日,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确立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2021年 6 月 28 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格式准则》,将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有关内容统一整合至“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2022 年1月,上交所与深交所发布文件,要求“深证 100”和“科创50”指数样本企业发布ESG 报告;2022 年 4 月,证监会发布文件,要求企业将 ESG 信息纳入投资者沟通中;2022 年 5 月,国资委发布文件,要求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在 2023 年实现ESG 报告的全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有 5067 家公司披露了 2022 年年度报告,但只有 1700 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 ESG 相关报告,占比仅为 34%。


尽管近年来,进行 ESG 信息披露的国内企业数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中国内地市场相比先发市场仍存在诸多不足,A 股上市企业的 ESG 报告质量也显得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存在着诸如信息披露避重就轻、缺少实质性,缺少系统性的量化数据,报告范围与财务报表范围不一致等问题。


要改善这一状况,王昕认为,除了政府监管要求外,企业披露 ESG 信息最大的压力和动力其实是来自投资者。


目前来看,在 A 股市场,监管的压力正逐步加大,但投资者的关注度依然不足。而国际上对 ESG 的推动实际上更多来源于投资者的诉求,投资者会针对环境与社会问题对企业开展问询,从而倒逼企业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


因此,要推动企业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首先是要能够出台更符合A股市场特点的、可操作性强且要求明确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并且也需要更多投资者接纳ESG投资的理念,将投资对象的ESG 表现纳入投资决策参考中,由此才能扭转企业的认知,不再将ESG 视为成本与负担,从而引起企业的重视,推动企业从战略机会和提升经营效益角度进行ESG 转型。


03

企业应该如何做?


企业高层要明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做好 ESG 管理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策略。


“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中国企业的 ESG转型成果依然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大部分企业的 ESG 工作仍然停留在信息披露的有无阶段,而缺少将 ESG 纳入日常管理中。从企业内部来看,定期发布 ESG 报告,提升 ESG 信息披露质量能够帮助企业梳理自身的管理,尤其是能够及时识别一些非财务领域的风险和机遇,提升市场竞争力。”王昕说。


王昕认为,首先是认知层面,企业需要对 ESG 的作用与价值有较全面的认知;其次是落地环节,企业内部各业务条线和职能部门,要知道如何将与 ESG 议题相关的内容落实到管理与行动;最后是具体行动,要建立起能够促成行动的相关机制,从合规、风险管理、业务机会的探索与创新等不同角度,建立起符合商业逻辑的激励机制。(本文首发《建行财富》2023年6月刊)


打造中国特色ESG,企业应该怎么做?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复旦大学郁文:迈进人工智能时代的统计学

    下一篇:高德地图“卷”向国际,北斗加持不止出行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