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和创业的共性

2016-07-15 2614 0

现在热门的词汇大概就是创新和创业了。人们一会儿谈论创新,一会儿又热议创业,似乎这两件事情八杆子打不着。


谈创新的时候,一般涉及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而说到创业,似乎就是一群平民百姓的事儿。

    

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上的一些潮流也会波及大学。创业就是这样一种潮流。学生有单干的,有三五个好友组队的,干的事情也五花八门。至于说创业所需要的准备,似乎都不需考虑。这才有了前段时间媒体暴露的贷款丑闻。


其实真要有创业的准备,几乎肯定这种贷款欺诈不可能出现。问题恰恰就出在创业的浮夸理解上。什么是创业?似乎搞点钱,捣鼓点小生意,就叫创业了。有些学生还理直气壮,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马云?对于我这个当老师的,还真给噎住了。你要真否定吧,说不定人家真的有这本事。你要是看着不说上几句吧,这良心上还真过不去。现在当老师好难。

    

创业是个啥滋味,本人也没有体验。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所幸自己在企业工作过,也干过不少岗位,对企业来说还是有那么一点感性认知。如果是要创办一个企业,不仅需要许多硬件,比如场地,启动资金,工商税务等方面的要求,必要的设备和工具等等。哪怕你开一个网店,也得具备这些基本要件吧。


创新和创业的共性


但仅仅有这些硬件还不够,其实许多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创业还需要软件。这个软件不是指电脑软件,而是指脑子。创业所需要的脑子具有哪些要素呢?首先,你得有一个业务构思吧,做什么产品或服务?怎么做这个产品和服务?需要什么技术?市场定位是什么?采取什么价格策略?采取什么销售方式和渠道?如此等等,既要从供给方来调查讨论,还要从需求方来调查讨论,只有把供求双方的情形都大概摸清楚了,才谈得上有一个成型的业务构思。有了这个构思,才谈得上要创业。

    

其次,仅仅有业务构思还不行。做企业的最大困难在哪里?在现金流。大多数创业者都不懂得现金流对企业的意义。这也是为何年轻的学生容易上高利贷的当的缘故。现金流和盈利模式有关。创业者得搞清楚自己以后的盈利模式,也就是说现金流出的点在哪些地方?现金流入的点又在哪些地方?这些点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清晰的定位,否则根本没法挣钱。


把这些点找出来还不够。还得估计清楚,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时间上是否具有稳定性?按照自己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现金流是平稳型的还是波动较大类型的?这就涉及未来资金的预算和管理,自然也就涉及创业的风险。为何要特别关注现金流?因为创业不能只想着赚钱,还得想着有风险。做好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一环。如果成天想着赚钱,从不考虑风险,那么这个创业也很难继续下去。

    

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设计只不过是创业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环节。但大多数创业者都没有这两个环节的考虑,或者说仅仅考虑第一环节,忽略了第二环节。这也就是为何大多数创业会失败的缘故。那么假如创业失败是大概率,为何还要去创业呢?一些人说了,可以积累经验。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是不敢苟同。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同学,姑且称之为张三,创业热情挺高,天天想着如何创业,自然就耽误了学业。当然我并不是说只有学习好才是唯一出路。

    

学习上的投入和创业上的投入是一个竞争关系,因为时间是稀缺的,在其中一项上投入多点,自然就会在另一个项目上投入少点。且不争论观念的差异对错,至少总可以权衡一下两个项目上的时间投入,哪个划算对吧。张三在大一下学期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他看到很多家长愿意请学生来做家教,辅导孩子学习。于是他就去做家教,理由是为了体验家教这个工作,为以后从事教育领域的创业积累经验。那么好,这一体验就是半年时间。等到了大二,张三又看到做微商不错,于是又开始做起了微商,推销老家的茶叶。做了一阵子,发现不好做。于是又开始换。

    

迄今究竟张三换了多少种生意,我没有详细问。我只是观察到,毕业季开始找工作,张三在就业市场没有任何竞争力,原因很简单:成绩太差;缺乏相关的实习经历;缺乏相关的社团经历;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准备,如此等等。这就使得张三的简历投出去以后,无法打动好的公司,而愿意雇佣张三的公司所给出的待遇,还不如去做家教。


张三为此很是困惑,自己创业经历这么丰富,在全民创业的今天,为何没有人愿意雇佣?我只能很坦率地和他说,假如你整个大学期间一直在重复一种毫无技术含量和知识累积的低水平活动,等于在浪费人生。张三的问题在哪里?在于把创业活动当作了简单的体力劳动,忽略了创业活动其实是一种创新活动,需要知识和人力资本。张三能不能做简单的套利活动呢?比如做代购,比如做水果贩卖,比如做家教,其实任何一种正当职业都能做,我在前面说了,关键是在于权衡。

    

在市场缺乏或者不发达的时候,简单的套利活动就会有高回报。为什么呢?因为缺乏竞争。比如改革之初,市场刚刚开放,只有少数人参与其中,竞争很弱,那么即使从甲地弄一车水果去乙地,也能得到非常可观的利润。

    

问题在于,当市场相对发达的时候,竞争开始激烈了。你能够看到倒腾水果的利润,别人同样也能看到。只要这个领域进入门槛低,进入的人就会多,从而竞争会趋于激烈,利润就必然会逐步下降。如果市场达到了完全竞争的状态,利润就没了。这个时候你能在这个生意上赚到的,也就是你在别的地方打工能赚到的,这就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一项业务对人的人力资本要求越简单,竞争就会越激烈,所得的报酬自然也就越低。如果在一个市场经济里想获得较高的报酬,那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而这个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市场越发达的社会创业越困难,这是因为对创业者的要求提高了。


对年轻的学生来说,与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不需要人力资本的业务上,还不如坐冷板凳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然后寻求一些门槛较高的实习机会,获得创业经验。此时再思考创业问题,才有可能和创新搭上边,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谈得上真正在思考创业。


周业安、陈伟 中国经营报)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创业融资虽好 可不要贪多

    下一篇:退役运动员创业转型之路暗存隐忧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