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留学潮:记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

下一本VOL57 2016-10-13 2699 0

中国人重视后辈的前途,有些父兄为了满足子弟的留学梦,不惜售屋卖地,甚至借债让子弟成行。


 倾家荡产的自费留学


1920年代,留学已经成为社会热潮,留学生总人数中一直以自费生为多。到1924 年教育部颁布《管理自费留学生规程》和《发给留学证书规程》后,自费生才日渐减少。汲汲出洋的年轻人,一般在20 岁上下,最多廿四五岁,多数从未持家,人生经验不足,易于冲动。他们听了种种说词,看见留学回来的光彩,有时不顾一切地要求出国。


一个20 岁青年本来是陪考上公费的同学去订船票,凑巧“所定的船舱中还空着一个舱位,定洋只需50 元,同学和教授们并不清楚我的经济状况,见我日常那种恍惚神情,又鉴于德国马克日落,都劝我何不自备资斧早日出去,经不得这些人的怂恿,未免为之心动”。于是他不加思索订下船票,然后要求两个姐姐资助。


23 岁的巴金也是这类不懂事理的青年,他极不喜欢他的传统大家庭,朋友劝他留学。“去法国的念头不断地折磨我,我考虑了一两个月,终于写信回家,向大哥提出要求,要他给我一笔钱作路费和在法国短期的生活费。”日夜热望于社会改革的情绪,令巴金固执于留学,到了难以劝说的地步。大哥拗不过,终于汇来了钱,让他去法国。


名门望族留学生


历史洋博士蒋廷黻回国不久,在北京一个晚饭聚会上,第一次见识世家子弟的气派。“早到的人坐下来吃茶、嗑瓜子,谈论各种题材,包括天气、满洲溜冰方法以及元代的北京城。我根据西方观念衡量,真不晓得为什么他们一直不开饭。


后来,一个年纪相当大、貌似小商人的人走进来。他头不梳,穿一件黑色缎马褂,上面沾满尘土和油垢,黑色棉袄外面罩一件蓝色大衫,下摆拖到地下足有一寸多长。我很不屑他的外貌和举止。他抵达不久,开饭了。我因为很饿,尽量吃东西不暇他顾。几道菜过后,我突然发觉那个小商人正讲古罗马城的纪念门。


他指出希腊的纪念门和罗马的有什么不同。接着,他又突然把话题转到明陵上,然后又谈到西安。后来,谈话内容转到音乐,小商人认为最好的歌剧院是米兰的斯卡拉(La Scala)歌剧院。后来,他又告诉我们孔庙的乐器如何演奏,何以中国音乐单调而忧伤。无疑地他是一位古迹、名胜、音乐、戏剧……的名家。事后我问主人他是谁?主人告诉我他就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孙子。”


洋博士蒋廷黻有点不满北京这些贵冑如此收藏其财富和才学,“要和对方聊上几个小时,才会发现他是某一方面的行家。”


筹划建立清华国学院的吴宓,本身不是世家子弟,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却与不少世家子弟交往,既与俞大维、陈寅恪、梅光迪、汤用彤论交,还跟大家庭出身、娶曾国藩孙女为妻的尹寰枢同住,见识过世家留学生的豪气。


文人气质的陈寅恪,虽然不富有,也有豪举。他的豪举首先表现于买书,主张大购、多购、全购。他研究世界史,买了剑桥所出全套20 多册的历史书,又劝吴宓买《莎士比亚全集》的注释汇编本。吴宓回国后一次也用不上,没地方放,搬运又费钱,于是以贱价出售了。陈寅恪的豪举第二表现于宴会。


陈寅恪到波士顿后受到很多友人宴请,于是在波士顿东方楼一次汇总还席,酒宴丰盛,所费不赀。吴宓初次到东方楼,见房屋宽大宏敞,布置精洁,器皿都是银器或景德镇上等瓷器,虽然在美国,酒肴完全是北京、上海著名大酒馆的规模,鲍参翅肚全备,各地名酒及特产食物如烤鸭、火腿亦有储存。


抗战也归来


抗日战争八年间,大概是近代中国生活最艰难的日子,一方面战争时间长,另一方面沦陷的地方多。烽火连天之下,回国难望有好的读书或生活条件,还要面对炮火威胁,性命难保。这个时候,富有人家会给大笔钱叫儿女去留学,好避过战争。许多留学生却是一闻战争打响,立即收拾行装回中国。


他们有的从敌国日本回来、从动荡的欧洲大陆回来,也有的从相对少威胁的英国、远离战争的美国回来。


既然中日开战,留日学生大规模回国很能理解,尤其在1938 年初驻日大使也要撤回中国的时候,留学生再不走的话,不当汉奸就要当俘虏。


从欧洲回来的人,除了共赴国难的情绪之外,在欧战阴霾逼近时,还多了一重经济和旅途安全的考虑。一旦战争爆发,航行极不安全,邮船都有触雷沉没的危险。


从日本回国虽然也有危险,但毕竟航程较短,而从欧洲回国,费时长,风险也大得多,开战后恐怕就没法上路了。私费学生斧资有限,更怕流落他乡,所以不仅留德的学生回国,留英、法的学生也纷纷回国。


何况留学的人多是青壮男子,有些身为长男,见父母在战区生活艰难,也得回家尽孝。1930 年代出国的留学生年纪比较成熟,不少已成家立室,有妻有儿,思乡情绪更浓。在美国时想国家、想亲友的李抱忱,“七七事变”爆发时正横贯美国大陆赶着回国,到了西岸才知道事变的消息,大为震惊。他乘船回到上海时,北京已经不通电报和火车,只能冒险坐英国的船北上,船在途中被炸,幸好没有伤人。


回到家,妻女见到他仿佛从天而降。幼女见到爸爸很亲热,但是没理解久未见面的爸爸也是一家人,临睡觉时指着爸爸小声对母亲说:“妈妈,怎么他还不走啊?”


试想充满家国之思的留学生,怎舍得留在安逸的异邦,让父母妻儿面对战火?


这种匹夫有责的念头在共赴国难的回国学生中清晰可见,在离国避难的留学生里,亦可能隐蔽存在。备受父母怜爱的幺子黎锦扬听从长兄的安排,在抗战最艰难的1943年出国。


他的大哥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黎锦熙,与政府中人有来往,既能够不经考试就让弟弟拿到留学资格,又能够在恶性通胀肆虐时用官价换外汇,在美国又因为认识赵元任,令弟弟得到奖学金。


西南联大毕业的小弟黎锦扬回忆说,当日在重庆与阔别有年的大哥简短会面,大哥连寒暄也没有,第一件事就说政府希望所有大学毕业生尽快离开中国。这真是政府的态度抑还是他的说辞,无从得知。而当他帮弟弟以官价换到美金时,他心情沉重地叫幺弟 “赶紧出国,免得在这里被打死”。


 

大留学潮:记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

 

著   者:张倩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本文选自《大留学潮》)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控制压力会让我们的思维更理性

    下一篇:家电巨头借差异化角逐高端白电市场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