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压顶、融资成本攀升,蓝光发展“借新还旧”怎守“千亿俱乐部”?

2020-12-18 1174 0

“红线”压顶、融资成本攀升,蓝光发展“借新还旧”怎守“千亿俱乐部”?

文:陈淑文 朱耘

ID:BMR2004


过度依赖“举债”后偿债问题或成为蓝光发展(600466.SH)而立之年的新问题。


2020年12 月 10 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境外全资子公司在境外发行 3 亿美元债券,利率达10.40%。


“红线”压顶、融资成本攀升,蓝光发展“借新还旧”怎守“千亿俱乐部”?

(图片来源:蓝光发展境外全资子公司Hejun Shunze Investment Co., Limited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记录)


 在年初业绩发布会上,新上任的总裁迟峰表示,2020年蓝光必须做大做强现金流,从融资端降低融资成本,控制资产负债比率。


但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房企境外债券融资平均票面利率 8.04%,而蓝光发展超过10%的发债成本,已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蓝光发展高利率发债渐成常态。2020年5月,公司发行的一笔2.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票息率11%;2020年度第一期及第二期债权融资计划,备案金额合计11.9亿元,挂牌利率也高达10.5%。


蓝光发展离总裁迟峰年初提及的“降融资成本”目标差了不少。


“三条红线”政策出台,令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收紧融资端,蓝光发展高成本借债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融资成本攀升,溢价拿地持续狂奔?



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但随着融资环境持续趋紧,一些高杠杆房企承受的资金成本也在增大。


12月10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在境外发行3亿美元、期限2.25年的无抵押固定利率债券,同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该票据利率达10.40%,将于2023年到期。


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蓝光发展表示,境外债市场流动性好、定价公允性比较好,未来利率有更多浮动的预期。


基于目前的政策环境,2021年的房地产融资环境仍将保持收紧态势,对公司未来融资带来哪些挑战?


对此,蓝光发展认为目前公司融资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告诉《商学院》记者,房企不断借新债还旧债,债务规模因此也居高不下,而“三条红线”则对房企有息债务规模增速进行了管控。未来,随着融资持续趋紧,房企债务规模或将缩减,“借新还旧”也难持续。


“红线”压顶、融资成本攀升,蓝光发展“借新还旧”怎守“千亿俱乐部”?

(图片来源:蓝光发展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蓝光发展负债规模已经攀升至1861.38亿元,为历史最高。与2018年末的1237.88亿元相比,不到两年时间里,负债增长了50%。在现金流方面,蓝光发展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5亿元。


“红线”压顶、融资成本攀升,蓝光发展“借新还旧”怎守“千亿俱乐部”?

(图片来源:蓝光发展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


为了应对偿债,“借新还旧”成为大多数房企的选择,蓝光发展也不例外。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蓝光发展通过各种渠道的融资超过100亿元。其中发行公司债7.5亿元、美元债9.5亿美元、中期票据30亿元。


“红线”压顶、融资成本攀升,蓝光发展“借新还旧”怎守“千亿俱乐部”?

(表格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持续规模扩张带来的高额负债,可能成为企业资金断裂的引爆点。在严跃进看来,蓝光发展近两年投资力度比较强,应注意防范资金风险,尤其注意高利率的融资行为。


2020年蓝光发展除了忙着“加杠杆”,还忙着“添新粮”。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前11个月,蓝光新增房地产项目54 个,拿地总价大约在344.33亿元,主要位于中西部和长三角城市,且拿地成本并不低。


事实上蓝光发展提升拿地力度从2019年就开始了,当年新增土储金额同比增长45.6%达到357.7亿元。


仅2020年9月,蓝光发展共斥资10.55亿元在南充、西安、东阳拿下三宗地块,合计出让面积为13.15万平方米,7月8日以9.19亿元,溢价率99.59%获得江苏南通海门市一宗地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少数像南京、宁波等二线城市,蓝光发展今年的拿地重心多在如南阳、阜阳等三、四线城市,且溢价率居高不下,其中南阳市的两个项目的溢价率分别达到123%及151%。


高溢价在三、四线拿地,或与其全国布局战略有关。


近年来,蓝光发展提出“1+3+N”的城市战略,即以成都为核心大本营,进行周边城市深耕,不断强化新一线、二线及强三线的投资占比。


房企高溢价拿地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地块,尽管溢价高、利润空间有限,但整体货值保障较高,而蓝光发展却多在三、四线高溢价拿地,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会有哪些?


严跃进告诉《商学院》记者,从目前企业的成长性来说,二线城市布局相对来说比较稳妥,此类城市后续成长性要高,而三、四线城市至少到目前来说,没有出现狂热的购房态势,这也会影响相关房企的投资。但是在“三条红线”等政策约束下,三、四线城市本身拿地成本不高的情况下,或意味着新的机会。相反,若是高溢价拿地,那么本身也容易受三、四线城市地产周期的影响,至少目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还是有压力的,所以也容易形成风险。




“三条红线”重压,规模扩张承压



在“三条红线”重压下,蓝光发展也在为降低负债规模、降低成本而努力。


2020年,蓝光发展通过匹配发展需求及积极运用经营杠杆、权益杠杆,将扣预后的资产负债率和短债比控制在合理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报报告期末,蓝光发展总资产规模为2329.62亿元,同比增长27.50%;净资产规模212.21亿元,同比增长22.32%。


得益于资产规模和净资产规模的增长,蓝光发展负债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净负债率由2020年上半年的105.6%下降8个百分点至97.6%,回到安全区间。


与2020年年中相比,第三季度蓝光发展成功实现“降档”,由三条踩线转为两条踩线。目前仍被踩中的条道“红线”分别是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


蓝光发展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70.6%,同比微降0.2个百分点,已经靠近“安全区”。此外,截至三季报报告期末,蓝光发展持有货币资金249.33亿元,现金短债比为0.81。


从“红档”降档至“橙档”,但其实蓝光发展还谈不上绝对安全。


在房企“三条红线”监管新规下,处于“橙档”房企的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5%。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分析认为,对于踩中红线的房企来说,无论踩中一条还是两条、三条,降负债都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快去化速度提升回款的“开源”方式来降低负债,另一方面更为谨慎拿地,更为稳步扩张将是“节流”的方式。当然,降负债率本身也并非一蹴而就,有序稳定下降将是大多数踩中红线房企选择的方式。


严跃进认为,踩中“三条红线”的房企,除了在融资多元化方面做努力外,还需要加快销售资金的回笼。


然而在蓝光发展加杠杆疾驰的路上,销售额增速缓慢“拖后腿”。


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蓝光发展操盘金额为804.7亿元,通过4年努力打拼好不容易得来的加入“千亿俱乐部”资格,有可能会在2020年底拱手让出。


2019年蓝光发展实现销售金额1015.37亿元,同比增长18.70%,首次进入“千亿俱乐部”。


虽然蓝光发展房地产销售金额录得增长,但增速已处于下降通道。

在2019年,扎根西南地区的蓝光发展,在上海举行了新总部入驻仪式,形成“上海+成都”双总部战略。然而也是在这一年,其规模增速明显减慢了。


在2019年,蓝光发展传统销售强区的增长表现有所不足。以2018年单区销售过百亿的区域而言,即成都、华东及滇渝区域,但在2019年,成都区域同比出现负增长、滇渝区域同比仅有0.47%的增长。


销售增速由2017年末最高点的92.97%,大幅下降至2019年末的18.7%,下降幅度高达75个百分点。


“红线”压顶、融资成本攀升,蓝光发展“借新还旧”怎守“千亿俱乐部”?

(图片来源:蓝光发展2019年报)


2020年11月15日,广发证券发布研报中风险提示,行业基本面景气程度不断下降,新进入城市去化放缓,影响蓝光发展的销售情况,公司地产结算进度不及预期。


还剩不到20天,波澜起伏的2020年就结束了,蓝光发展能否继续留在“千亿俱乐部”,《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陌陌很“寂寞”:直播业务萎缩,“ZAO”不出新故事

    下一篇:长安福特:高质量发展成为2021 增长新引擎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