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闯关科创板,四年合计亏损超130亿,“AI拓荒者”的困境

2021-03-22 912 0


旷视科技闯关科创板,四年合计亏损超130亿,“AI拓荒者”的困境

文:沈思涵  石丹

ID:BMR2004


“AI独角兽”旷视科技再度冲击IPO。


3月12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旷视科技”)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受理。旷视科技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3亿份CDR,拟募集资金60亿元。


旷视科技闯关科创板,四年合计亏损超130亿,“AI拓荒者”的困境


这是继2019年赴港上市未果后,旷视科技又一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但与当时不同的是,旷视科技如今已将IPO赛道从港交所更换为科创板。几经斟酌,旷视科技如今选择回归A股上市,一切似乎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


然而,如果从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在2017年流露出上市念头算起,到如今意欲登陆科创板,旷视科技的“上市梦”已然历经四年。


旷视科技的IPO之路走得如此漫长而艰难,似乎也在说明其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挑战。伴随着各家AI企业近期扎堆上市,旷视科技最终能否如愿成为“AI视觉第一股”?




上市面临考验




作为国内“AI四小龙”之一,旷视科技的IPO之路颇受外界关注。事实上,旷视也是国内最早启动上市计划的AI独角兽企业。


2019年8月,旷视科技就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于2020年1月通过上市聆讯。然而,就在2020年2月25日,港交所官网却显示旷视科技的IPO初始申请为“失效”状态。在此期间,旷视科技曾被美国商务部列入美国出口管制的“实体名单”,导致供应链运转一度受到影响。


在此之后,旷视科技的上市消息一度陷入沉寂。直到2020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旷视科技终止了港股上市进程,并且公司开始讨论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


而对于为何中途换道IPO,旷视方面曾对媒体表示,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好机遇,因此旷视也希望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国内的“AI四小龙”除了商汤科技至今暂未披露上市计划外,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均已有IPO申请动作。


不过,旷视科技要在A股上市所面临的压力同样不小,毕竟近期科技企业上市遇阻并非一家。就在旷视科技科创板上市获受理的前一天,3月11日,依图科技主动中止了上市审核,何时再次启动上市至今没有确切消息。而在更早之前,柔宇科技、云知声也分别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另外在今年1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一批受理科创板及创业板企业抽检名单中,20家企业里就有16家撤回了IPO申请,其中就包括上述提到的柔宇科技。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众多企业纷纷主动撤回IPO申请,说明了监管正在调整风向,并加强了对于上市公司质量的审核力度。对于旷视科技来说,加快上市步伐,与当前监管力度收紧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一级市场资金收紧,包括旷视在内的AI企业们也需要尽早进入二级市场作为融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I四小龙”的估值普遍偏高,四家公司估值均已超过100亿元,其中商汤科技最高估值甚至达到500亿元。但在当前资本市场势头趋紧的状况下,AI企业的估值恐怕会打上折扣。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此认为,由于人工智能行业投入大企业业绩欠佳,显得企业目前估值很高。但是企业增长快,前景备受看好,一旦AI找到更多落地场景,业绩迅速增长起来,AI价格也会降低下来。




业绩亏损严重




与大多数AI企业面临同样的遭遇,旷视科技也存在着盈利难的问题。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旷视科技分别亏损7.74亿元、28亿元、66.39亿元、28.46亿元,近四年合计亏损超130亿元。


旷视科技闯关科创板,四年合计亏损超130亿,“AI拓荒者”的困境

图源:旷视科技招股书


对于这一情况,旷视科技方面解释称,由于在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产品市场拓展仍保持较大投入规模,“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盈利,累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存在,无法进行利润分配。”


除了亏损严重,旷视科技也面临着毛利率存在大幅变动、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等风险。报告期内,旷视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0.96%、62.23%、42.55%及44.24%,毛利率波动较大。截至2020年9月,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达到15.53%,这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业绩欠佳,但旷视科技在研发费用的投入却并未缩水。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02亿元、6.06亿元以及10.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50%、70.94%及82.15%。


2020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收7.16亿元,而研发投入却达到了7.46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已达到104.16%。换句话说,旷视科技已经将全部营收用以研发。


如此高额的研发投入,一旦资金跟不上进度,那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严重打击。面对这一现状,旷视科技又有何办法做出改变?《商学院》记者针对相关话题联系旷视科技方面,但对方表示不便回应。


在张孝荣看来,“国内的AI企业普遍遭遇拓荒者困境,虽然企业前景很好,但是商业化变现情况较差。大多数的AI企业常常是外表风光,业界有说法是10家企业有9家亏损,还有1家在申请破产。拓荒者经常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即便上市成功,短期内也难以解决落地难的问题,公司依然会在一段时期内亏损经营。”




技术经受质疑




梳理旷视科技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其业务边界不断拓展,比起早期的产品应用领域要丰富得多。


成立最初,旷视曾经做过包括相亲网站人脸匹配、机器面相大师,自动服装推荐等产品。2012年起,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旷视科技开始与手机厂商等客户合作,推出手机人脸识别等相关业务,由此进入消费物联网领域。


2015年,旷视进入城市物联网,推出人工智能摄像头,业务触角开始延伸至公共安全、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2017年,旷视科技进入供应链物联网领域,随后推出了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河图”,并自研包括AMR机器人、SLAM导航智能无人叉车、人工智能堆垛机等多款智慧物流硬件。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布局,旷视科技的业务版图也从最初的面部识别场景拓展至目前的消费、城市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业务。


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尽管业务不断拓展,但旷视科技依然过于依赖计算机视觉尤其是人脸识别技术。有媒体就曾提到,在旷视科技的招股书中,关于“人脸”二字的出现次数高达180多次,旷视甚至还列举了自己拥有的几十项捕捉人脸识别的专利。


沈萌对此指出,“国内的AI四小龙基本上都是应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为主,具体做的产品都是一些诸如机器视觉、人脸识别方面的技术。从技术上说,这些方面都很成熟并且普遍,业务上并不见得技术含量有多么高级。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包括旷视科技在内的‘AI四小龙’都是在‘ 披着独角兽的皮,却干着农民工的活’,其收益率和成长性依然较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15晚会上,人脸识别数据的滥用及信息安全问题再一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作为业内头部的人脸识别技术平台,旷视科技拥有海量的人脸识别信息,其将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消除用户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顾虑和担忧,也同样值得关注。


“人脸识别技术竞争激烈且因涉嫌侵犯用户隐私而争议巨大,从而给旷视科技的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市场存在疑虑。虽然旷视的营收近年大幅增长,但是一直存在巨亏几十亿元,至于盈利的拐点在哪里,目前很难看到明确的答案。”张孝荣总结道。


对旷视科技上市的进展,《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营收利润近腰斩,屡次被疑“大数据杀熟”,携程如何守住“护城河”?

    下一篇:“嘻哈文化第一股”普普文化再闯IPO:小众出圈,嘻哈文化的天花板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