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充分发挥锂电产业先发优势,聚集众多产业链头部企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产业生态,成为全省锂电产业的核心承载地之一。
ID | BMR2004 一块锂矿石,从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被开采出来,以精锂矿的形态漂洋过海抵达江苏港口,再被运到四川遂宁,然后被加工成碳酸锂进入锂电产业链。这是天齐锂业(SZ:002466、HK:09696)众多生产路线当中的一条,海量的锂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运到遂宁,撑起了当地庞大的锂电新能源产业。 在遂宁,锂电产业的运转出乎意料地高效。这里有个有名的“隔墙效应”——天齐锂业的电池级碳酸锂产品,可以直接供给“一墙之隔”的四川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四川裕能”),而四川裕能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又会供给近在咫尺的四川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制造圆柱形锂电池。 正是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助力遂宁建立了锂电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集群,成为当下名符其实的“锂电之都”。 01 “锂”想起步
文|刘青青
在以天齐锂业为龙头的锂电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遂宁“锂电之都”的“锂”想蓝图也愈发清晰。 据统计,截止2024年年底,遂宁锂电新能源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3户,其产业规模约670亿元,约占全省锂电产业1/4,成为四川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的核心引擎。 作为“锂电之都”核心区,射洪政府相关部门对《商学院》杂志表示,射洪目前已引进盛新锂能、富临精工、四川路桥等行业龙头企业10家,拥有锂电相关企业39家、产业项目50余个,构建起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是国、省两级唯一锂电池产业链主(企业)县,是川渝地区锂电材料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 作为四川省首批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天齐锂业从一个小工厂成长为开启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的庞然大物。 据了解,天齐锂业是全球少数同时布局优质锂矿山和盐湖卤水矿资源的企业之一,锂资源100%自给自足。目前公司已建成锂化工产品产能约9.16万吨/年,加上已宣布的规划锂化工产品产能共计12.26万吨/年,产品线涵盖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和工业级氢氧化锂、氯化锂和金属锂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终端市场。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天齐锂业与整车厂合作并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当前,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全球动力电池制造商、电池材料生产商、新能源汽车企业、跨国电子公司和玻璃生产商。 在以天齐锂业为龙头的锂电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遂宁“锂电之都”的“锂”想蓝图也愈发清晰。实际上,遂宁的“锂”想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萌发。 1992年,国营射洪锂盐厂的第一座碳酸锂工厂在四川射洪兴建,成为川中锂电产业的开端;2004年,该厂实现产权变革,完成“国有”到“民营”的蜕变,并更名“天齐锂业”,逐步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2010年,天齐锂业在深交所上市,一场影响世界锂行业的“风暴”正在形成。 此时,“十城千辆”工程才刚刚铺开,在政策东风下,中国锂电产业正从3C电池的红海,驶向动力电池的蓝海。 遂宁敏锐捕捉到了锂电产业的潜力,迅速系统规划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2013年,遂宁规划建设全省唯一的锂电产业园——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2019年,遂宁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锂业之都”称号;2022年,四川省委赋予遂宁“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的发展定位…… 9月19日,在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书成表示,遂宁充分发挥锂电产业先发优势,聚集众多产业链头部企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产业生态,成为全省锂电产业的核心承载地之一。 近年来,遂宁“锂电之都”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版图上的一张亮丽名片。 02 全链布局
射洪已构建起“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锂电池—终端应用—综合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西部地区锂电产业链较为完善的集中区之一。 随着天齐锂业不断走上“以锂为核心的有全球影响力的能源变革推动者”的道路,射洪锂电全产业链也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 据了解,2016年,盛屯集团、盛新锂能入驻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2022年,矿冶集团、蜀道集团与遂宁签约,在射洪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射洪政府相关部门指出:“30年来,我们支持天齐锂业收购整合国内外优质锂资源,引入拥有国内外锂矿资源的盛屯集团,从资源掌控带动锂电全产业链头部企业逐步向射洪汇聚。目前,射洪已构建起‘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锂电池—终端应用—综合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西部地区锂电产业链较为完善的集中区之一。” 与此同时,遂宁把锂电新能源作为实业兴市的“首位产业”,将射洪市、安居区、蓬溪县分别定位于“锂电之都”核心区、引领区、拓展区,以“圈链思维”构建了覆盖前端资源、中端材料、后端应用、末端回收的全产业生态,形成“链主聚链属、链属辅链主”的产业集群。 上游“引资源”。天齐锂业、盛新锂业等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锂资源拥有量约占全球11%,与甘孜州、阿坝州等锂资源富集地深化合作,构建起一体化锂资源保障体系。目前,全市基础锂盐产能达8万吨,2024年产量约占全国7%。 中游“强材料”。聚集了四川裕能、四川锂源、富临新能源、四川朗晟等领军企业,已建成国内最大的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年产能达46万吨,2024年产量约占全国18%,匹配正极材料前驱体年产能17万吨,2024年产量约占全国7.5%;聚集四川翔丰华、四川坤天等负极材料头部企业,年产能达10万吨,形成国内领先的锂电材料产业集群。 下游“拓终端”。引进蜂巢能源、天劲新能源等终端产品,动力锂电池年产能达22GWh;引进天莱新能源、劲锐通等消费电池产品,年产能达5亿支;蜀矿环锂建成全省首个全流程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年处理废旧锂电池能力达2万吨,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发展。 射洪政府相关部门表示,未来将以射洪锂电化工园区为载体,聚焦上游材料、中游电池、下游终端及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顺势布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赛道,持续建圈强链,带动更多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来射洪集聚,打造更具影响力的“锂电之都”核心区。 03 “智改数转” 聚焦“实业兴市”战略,遂宁抓新型工业化,发展“5+1+N”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在全面升级锂电新能源、食品饮料、油气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5大主导产业的同时,遂宁正积极部署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指“1”),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指“N”)发展。 据了解,遂宁正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2024年有序实施140个“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率达90%以上。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布局引进数据标注、物联网等细分领域企业,支持河东新区创建国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 未来产业方面,遂宁提速建设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无人驾驶车辆配送寄递物流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蓄势起飞,抓好万丰飞机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拓展文旅观光、航拍航测等应用方向。 射洪政府也提到,已连续3年成功举办“锂电之都”产业生态及供应链大会,上线中国锂电产业大数据平台,发布中国首个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同步上线“锂懂”专业锂电服务小程序。同时,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等为抓手,带动中小企业相关环节“数转智改”,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整个射洪锂电产业的数字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经济和新兴未来产业也深刻影响着遂宁的锂电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以天齐锂业为例,从2024年6月开始,公司已设立数字化战略委员会,全面推进公司数字化系统的建设与集成。 据了解,2024年度,天齐锂业重点围绕数字化“顶层设计”“智能制造”“业财融合”“信息安全”等主题全面开展“智改数转”建设,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合规经营管控,持续推动公司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顶层设计方面,天齐锂业正式发布了《数字化建设管理组织及责任制度》,从公司智改数转能力的全面提升高度,指引数字化建设方向,确定数字化建设目标、资源投入与评价机制,确保数字化能力对公司战略及业务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制造方面,公司以工厂实际制造过程的业务管理为核心,实现生产执行、物料管理、设备运维、质量检验、能耗管控、安环管理等现场作业的执行到位、数据共享,进一步打通六西格玛统计分析与制造过程的融合,将工厂的精益管理模式在数字化系统中形成规定动作及可推广经验,以满足精益制造管理模式在未来新建工厂的快速复制。 业财融合方面,公司以业、财、资、税有序融合为公司总部协同管控的核心要素,全面推进总部各部门专业管理系统的建设、集成,增强数据对业务执行的洞察力,协助总部业务部门从“职能管理型”向“懂战略、控风险、促经营的价值创造型”转变。 信息安全方面,公司深入梳理公司信息安全态势,感知业界数据防范风险,加强公司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备份容灾的建设与管理,强化工控网络、信息系统、门户网站的安全性提升与技术部署,保障各类数据利用的合规性、可靠性。 “未来,公司还将逐步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具体业务场景上的应用,形成可复制的行业数智化案例,向可持续绿色智能工厂、绿色智慧矿山迈进。信息安全方面,持续优化IT基础设施,确保各类数字化系统具备高可用性和良好的扩展性,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天齐锂业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 04 锚定2000亿元经济目标
数字经济和新兴未来产业也深刻影响着遂宁的锂电新能源等主导产业。
锚定“2000亿元经济目标”,遂宁正加快培育锂电新能源、食品饮料、油气化工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抓新型工业化,加快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2025年,“锂电之都”遂宁提出“奋进2000亿元”的经济目标,实业兴市、引客入遂,奋力打造实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遂宁政府指出,从国家重大战略看,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机遇叠加赋能,战略大后方建设迎来重大生产力布局,引领科技力量、产业项目、人才资本等高端资源要素在川在遂聚集成势。我们将更加注重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抓紧抓实一批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布局落地,打造期货交割库集聚区和国家初级产品集散地,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厚植发展新优势。 接下来,遂宁将建强“5+1+N”现代产业体系。在5大主导产业方面,一是锂电新能源产业发挥主要承载地作用,巩固磷酸铁锂等规模优势,顺势布局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完善期货交割、检验检测等产业生态。 二是食品饮料产业做强肉制品加工、白酒酿造等优势细分链条,提高精深加工率和产品附加值。 三是油气化工产业加大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和就地转化力度,支持化工企业扩能增效。 四是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产品升级、技术迭代,提升电子终端产品生产能力和配套能力。 五是装备制造产业聚焦汽车及零部件等方向延链补链,抢占中高端产品市场。 同时,遂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锚定“2000亿元”,遂宁正加快培育锂电新能源、食品饮料、油气化工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抓新型工业化,加快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精准配置要素资源,强化产业生态圈建设,促进产业链融通联动、高水平发展 。 来源 | 《商学院》杂志11月刊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