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戴顿:平台战略新思维

2015-11-11 2514 0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布局或者正实践着“平台战略”。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它改变了人类商业行为与生活方式,它拥有独树一帜的精密规范和机制系统,能有效激励多方群体之间互动,达成平台企业的愿景。


但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平台战略?平台战略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商业模式支撑?在平台之战上,先发优势真的有效吗?


哈佛大学商学院Harold M. Brierley 工商管理教席教授、哈佛高层管理教育“盈利增长营销战略—中国课程”的学术主任约翰•戴顿(John A. Deighton)结合了淘宝与eBay的竞争,来看平台战略的打法及其背后的商业模式支撑。


约翰•戴顿:平台战略新思维

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戴顿(John A. Deighton)教授是哈佛大学商学院Harold M. Brierley 工商管理教席教授、市场营销学教研组成员、“盈利增长营销战略—中国课程”的学术主任


如今大家都知道淘宝在中国的拍卖市场是绝对的领导者,曾经的竞争对手eBay已经悄无声息。在两者的竞争中,有人说淘宝赢在了了解中国市场,而eBay始终坚守其全球策略,这一策略在欧美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应该说eBay进入中国比淘宝早,具有先发优势,更有资金和资源的优势,相形之下淘宝在很多节点都有可能被eBay逼退,但是为什么最后的赢家是淘宝。而且eBay是在日本市场败退之后总结了大量的经验才进入中国市场,为什么那些经验依然无法说明失败的根源。


因此,在这里要讨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先发优势真的管用吗?另一个什么是平台战略真正的商业模式?


思考点一:eBay在日本市场输在了先发优势吗?


当雅虎1999年9月在日本推出竞拍网站五个月之后,eBay启动了在日本的同类业务。一年之后,eBay在日本16亿美元的竞拍市场的份额中仅占3%,与雅虎日本公司多达350万件的物品相比,eBay网站提供的可供拍卖的物品只有2.5万件,2002年eBay不得不退出日本。


eBay总结在日本失利的经验教训时,归结于“雅虎迅速行动并且第一个抢占市场就是最大的优势。”但是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差足以打造那么强的忠诚度吗?先发优势是人们选择平台的唯一因素吗?如果不是,那么雅虎有哪些不同寻常之处能够抢占先机?


雅虎虽然在美国拍卖市场的份额不如eBay,但是它是日本最大互联网接入提供商,日本的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能够从在线业务的协同优势中受益。此外雅虎选择与日本本土企业软银合作,凸现了“本地化”优势。


雅虎日本CEO知道仅仅成为先入者还不够。在拍卖上线的第一周,他让120名员工列出销售的物件,让网站看起来业务繁忙,这更符合日本消费者的观感。

eBay进入时,依然坚持其全球一致的做法,管理人员来自美国加州,主攻二手物品生意,将日本业务界定为美国的翻版。其实不然,日本消费者对新品更感兴趣。而且日本消费者认为eBay网站物品不够本地化,价格也偏高。


eBay按其全球惯例,向卖家收取1.25%~5%不等的佣金,因为其收入的九成以上来自交易手续费,而雅虎则依靠广告收入,对卖家免费。eBay同时还要用户提供信用卡,但是大多数日本年轻人喜欢支付现金。eBay要收取卖家广告费,雅虎却利用其强大的门户优势引导人流到网站上来,不收取初始登录费,同时提供非信用卡支付。因此,雅虎对eBay在日本的阻击实则是“本地化”击败“国际化”。


思考点二:为什么先发优势在中国依然无法取胜?


总结日本的失利,eBay反复提到的是输在了进入市场的时机。2002年,eBay来到中国,以3千万美元收购中国第一家从事C2C在线销售的电子商务平台易趣网,一举占有中国三分之二的网购市场份额,年收益1200万人民币,虽然这个市场当时的规模不过500万用户,此时的eBay占尽先发优势的天时。时任CEO惠特曼对中国投资充满信心,宣称“中国将在5~10年内成为eBay最大的本地市场。”


为了把“先发优势”发挥到极致,eBay易趣与中国主要的门户网站达成独家广告协议,若与同类拍卖网站有宣传合作将进行高额罚款,同时公司还斥巨资投放电视台广告。按照CEO惠特曼的预期,中国在线拍卖市场的竞争将在18个月内结束。


2004年,eBay中国增加近540万用户,总用户达到1000万,占中国互联网用户的10%,交易额达到25亿,朝着一家独大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eBay将易趣的平台整合到一起,将服务器放在了美国,网站的速度以及适合本地用户的功能化设计等都因此受到影响。这其实给了淘宝机会。


2003年5月,淘宝正式成立。淘宝采取的策略是与eBay在多方面差异化竞争。马云希望淘宝有更强的本地文化,深刻反映对中国消费者的认知。


思考点三:网络平台需要中国式诚信体系,应该如何建立?


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诚信是件颇具挑战的事。西方社会人们已经从内心认同诚信,商业中掺杂情感不是件专业的事。但是在中国,以情感和认知为基础的关系纠缠在商业中,商业合作伙伴之间有情感上的纽带很重要。中国的商业关系很少有不建立在吃饭、送礼等各种社交互动中。


基于此,淘宝建立了一系列的机制来帮助建立买家与卖家的诚信体系。


卖家一方需要用身份证和银行账户信息来注册。


淘宝允许买家和卖家相互反馈,并且对买家和卖家的信用都加以区分。eBay对每个用户仅给予一个评分。相对而言,eBay上的用户获得的正反馈更多(在六个月的时间里,50%的人没有负面评分),而淘宝上仅有14%的人没有负面评价。如果买家不做评价,淘宝系统会给予默认评价。


2004年,淘宝引入支付宝以减少交易风险。交易的钱放在第三方支付宝的账户中,买家付款时卖家收到通知发货,买家收到货后再通知银行付款。支付宝对淘宝的发展至关重要,即使卖家有很高的评价,但是缺乏信任依然会造成很大的挑战。支付宝消除了这一风险。现在淘宝80%以上的交易依赖支付宝。


淘宝会员可以免费使用支付宝。但是在eBay上,有很多消费者抱怨没能收到东西。由于支付宝,这一问题在淘宝上很少发生。


淘宝投入巨大的资源开发旺旺,让买家可以直接跟卖家沟通,双方都很能获得持续反馈,寻求帮助。结果沟通问题只占淘宝非正向反馈的8%,而eBay却高达21%。


思考点四:平台的价值何在?在于用户数量。


eBay把收费看做是一种保证服务质量的手段,原易趣CEO郝亦波也认为“收费是市场的过滤器”,收取交易服务费、商品登录费及推广费用。在免费的淘宝出现以前,大部分eBay卖家认为,只要平台服务有助于生意也是乐意支付费用的。


淘宝则认为,中国市场还不成熟,如果没有足够的刺激,商人是不愿在网上销售的。2003年上线时,淘宝承诺三年不收费。孙彤宇认为要“以培育市场为目的,不要急着去收钱”。淘宝在等待“大规模盈利时间点”的到来。eBayCEO惠特曼对此的反应是,“免费不是商业模式,收费能代表eBay在中国的体量,而淘宝没有能力为其产品收费。”


在这场肉搏战中,2004年的淘宝和eBay难分伯仲。因为市场本就不成熟,eBay投入巨额广告培育市场、教育消费者的同时,淘宝也在间接受惠。


就在eBay进入中国,在门户网站封杀淘宝广告时,淘宝转而依靠中小网站联盟的推广来争取大量新用户的加入。


面对淘宝的紧逼,2004年起,eBay一再调低各项收费,直至2006年宣布免除所有网上交易的交易服务费。


但是还是晚了,2005年淘宝网购市场的规模超过中国eBay,此后更是一路向上,直到占有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eBay一路下滑到个位数,最终退出了中国C2C市场。


在这场竞争中,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什么?是平台的价值以及免费服务的真正机遇所在。平台本身并不赚钱,其真正的商业模式是“邻近服务”所带来的商机。人们使用淘宝不需要付费,但是淘宝吸纳了有各种需求的用户,万流归宗都会用到支付宝的服务,企业可以从支付宝的服务中赚钱。当卖家庞大时,也会用到直通车的服务和关键词竞价排名的服务,这些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如果没有平台上聚集的大量用户为基础,也不会有邻近服务的商机产生,这也是淘宝一再通过免费来赢得战争的原因。


同样,微信也是基于为平台上的用户提供邻近服务,比如游戏、打车服务而赚钱。美国股市可以接受收入高但是不盈利的平台公司,因为平台可以做到赢家通吃,而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当平台上的用户足够多时,企业


(钱丽娜)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工业4.0时代 该如何发挥领导的有效性?

    下一篇:地产“微利时代” 恒大“多元化”的两难抉择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