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习惯差异和重量相对较大,成为AI眼镜的明显薄弱点。那么,AI拍摄耳机能解决这些痛点吗?
ID | BMR2004 在“AdventureX 2025青年黑客松大会”上,带有创意想法的初、高中生随处可见,刘奕周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准高中生,他和团队带来的是“AI智能拍摄耳机”项目,这款耳机不仅试图弥补现有AI眼镜的短板,更立志成为下一代AI智能终端。尽管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但已在刘奕周心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在当下,AI眼镜常被视作热门的 AI 智能终端,但刘奕周团队敏锐地发现AI眼镜存在几个明显薄弱点。首先,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或者习惯戴眼镜;其次,其重量相对较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I眼镜的普及和用户体验。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团队才萌生了研发AI智能耳机的想法,希望能通过耳机这种更易被大众接受的形式,解决AI眼镜存在的弊端。 据介绍,这款AI智能耳机能够通过指环进行控制,实现拍摄和录音功能。用户在拍摄或录音后,可以直接向耳机提问,耳机会给出相应回答,而这一交互过程通过蓝牙将信息传回耳机来完成。 更重要的是,刘奕周团队希望这款耳机能成为一个“记忆的终端”。每次拍摄都是对珍贵记忆的留存,这些记忆会被存储在名为“数字孪生”的区域,方便用户日后回顾,让每一段经历都能被妥善保存。 但由于耳机是佩戴在人的耳朵后面,视角范围和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也成为在场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刘奕周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耳机采用双摄像头设计,通过将两个摄像头视角合并来解决视角局限问题,优化视角效果,不过具体的实现技术还在进一步探索中。另外,摄像头的遮挡问题也是团队重点解决的方向。他们将摄像头向外移出了一部分,并且计划在未来将其设计成可折叠的形式,以此来减少遮挡,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根据刘奕周团队的设想,这款AI 智能拍摄耳机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在博物馆参观时,用户看到一幅感兴趣的画,随时可以通过耳机拍摄并询问这幅画的来历;在开会过程中,对于市场营销数据等疑问,也能及时向耳机求助,获取相关信息;日常生活中,它也可以单纯地通过第一视角记录生活点滴,承载回忆。 刘奕周从小就对科技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成为他投身研发的原始动力。对于未来的职业方向,他明确表示希望从事科技创业,尤其对嵌入式和硬件领域充满热情。虽然目前除了这款耳机之外,他还没有想到其他具体的硬件产品,但通过此次参赛,他更加熟悉数字开发,也为他今后的学习和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来源 | 《商学院》杂志8月刊
文|王雅迪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