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限收风波调查:业绩困局的连锁反应

深蓝VOL49 2015-12-29 4463 0

蒙牛限收风波调查:业绩困局的连锁反应


由于蒙牛对唐山嘉伦牧场和承德巨鑫牧场原奶进行限量收购,嘉伦牧场把奶倒在唐山蒙牛工厂门前讨说法,双方发生争执。虽然蒙牛将矛盾的焦点归为涉事供应商存在首先违约行为,但两大牧场所有者均认为蒙牛限收违背了双方所签合同。

收奶限量引发倒奶风波

在位于唐山丰润区外环路奶业科技园区的蒙牛乳业工厂门口,二三十位举着黑底白字条幅的奶农跪在地上,他们眼前是一辆横在工厂门口的送奶车,地上满是刚倒的牛奶,在阳光下泛着的白光非常刺眼。
  

这些在蒙牛工厂门前请愿的人群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拒收奶的奶农,而倒奶的车属于嘉伦牧场。事实上,早在12月7日,嘉伦牧场就倒过一次奶,起因源于蒙牛收奶限量,有一部分奶要被倒掉,损失很大,从而引起牧场的不满。
  

嘉伦牧业场长马名洋接受采访时表示,牧场在9月份对全部407头奶头进行了一遍置换,因为四百多头牛达不到蒙牛对牧场标准的要求,在蒙牛有关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又增加了116头牛,导致产奶量迅速增加,这些质量比较高的奶都是用来生产特仑苏的。
  

从10月份开始,每天产奶量大约在6吨,而蒙牛收购的量为每天5.3吨,每天约有七八百公斤的牛奶要倒掉,损失在10万元以上。10月底到11月6日,蒙牛收购量每天为6.25吨,持续了7天之后,蒙牛要求嘉伦只能交4吨,这就意味着嘉伦每天有1/3的奶要倒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1月底,而从12月1日~5日,只能交3.7吨,更多的奶要倒掉。嘉伦牧场主王兆民前去与蒙牛有关人员理论,但蒙牛以扰乱秩序为由拒绝收奶。
  

在河北承德巨鑫牧场,由于蒙牛也进行了限量。据巨鑫牧场场长季文超介绍,2015年4月份,他们每天向蒙牛交3吨奶。后来由于技术提升,自然增量到6月份接近7吨,到7月份时增到8吨,此时蒙牛开始限量,每天限收2吨。8、9月份没有限量,而到10月29日,只要求每天交6.5吨,有一半的奶需要倒掉。
  

对此,蒙牛的官方说法是“涉事供方在履行与我公司供奶合作合同的过程中,存在首先违约行为,蒙牛根据其违约程度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同时,对于一些不明身份人士散布恶意言论、恐吓员工的行为,已经报案,并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展开调查。”

牧场主称蒙牛限量违约
  
在嘉伦牧业与蒙牛签订的生鲜乳购销合同中,双方计划收购的时间从2010年5月到2020年5月,收购总量为14400000公斤,收购总量上下浮动为10%。而在一份补充协议里,在蒙牛生产的旺季,嘉伦牧业每天向蒙牛乳业(唐山)有限公司交售的生鲜乳的奶量不得低于3000公斤,达不到这个量嘉伦牧业要向蒙牛支付违约金,而对于上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蒙牛唐山公司有关负责人在与嘉伦牧业主王兆民的一份对话录音中提到,2015年7月份中鼎牧业作为技术托管方的介入是导致嘉伦牧业违约的主要原因。该人士认为,应该签订三方协议。
  

而马名洋认为,这只是限量的一个借口,中鼎牧业与嘉伦的合作一直都是技术托管而非租赁,只是为了提高嘉伦的产量从技术上进行指导,而牧场产权仍然属于牧场主王兆民。王兆民在一份录音材料里也同时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补充协议里规定,合同有效期内未经蒙牛同意,嘉伦牧业不得转让、出租、抵押本合同项下的奶站、小区、牧场。
  

河北侯凤梅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国良表示,从这份合同的约定条款来看,蒙牛限量的行为已经违约,应该承担相应的损失。而嘉伦牧业与中鼎牧业的合作究竟是技术托管还是出租,是否存在违约,蒙牛还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来证明。
  

承德巨鑫牧场法人段光新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巨鑫与蒙牛签订了长期合同。从2013~2023年,合同规定了总收奶量为2.4万吨,但并没有规定收购的上限,其中还约定只要是自然增长的量蒙牛都要收购。目前牧场还是四百多头牛,并没有增加,提高技术管理后自然增长量升得比较快。在中鼎牧业托管前,一直由蒙牛托管该牧场,但由于管理水平比较差,奶量一直上不来,后来才引进中鼎牧业负责技术管理。
  

段光新还透露,当年与蒙牛签订收购协议时,原奶的形势比较好,各大乳企纷纷争夺奶源,包括伊利等乳品企业都想与其签订供奶协议。因此签约时,双方并没有规定上限,只规定了下限,恨不得产奶越多越好。但仅仅两年后,奶业形势转差,蒙牛却直接限量,导致另一半奶无法卖出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季文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巨鑫不可能将一半产奶量供给蒙牛,另一半卖给光明,原因很简单,不可能在同一个牧场接受两家公司的管理规范,最后只能全部卖给光明。不过跟光明只是临时的收购关系,因为送奶运输成本要高一些,未来仍希望跟蒙牛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蒙牛总部有关人士则表示,集团法务已掌握了对方违约的证据。
  
限量波及大型牧场? 或为提升利润率
  
蒙牛限收嘉伦和巨鑫牧业的原奶看似是个案,但实际限收已经波及大型牧场,明年限收形势将更加严峻。从2015年4季度开始,蒙牛就以各种理由减少对现代牧业原奶的收购量,从过去收购数量占现代牧业总产奶量的70%多下降到不足60%。而限量收购的理由,多以质量为借口,但实际指标与过去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但据了解,2015年以来,现代牧业每天产奶量并没有增加,年初每天为3000吨,后来下降了一些,低的时候为2700吨,四季度为2900吨,总量没变,收购比例却大幅下降。
   而圣牧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圣牧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机原奶供应商,因此蒙牛并没有对其限量,但明年在签合同时计划限量,但究竟限多少并没有明确透露。
  

业内人士透露,蒙牛限量的大型牧场并不是只有现代牧业、巨鑫、嘉伦等牧场,山东澳亚、赛科星、山东澳亚、北京华夏等牧场均受到限量。
  

12月10日,蒙牛乳业助理副总裁翟嵋对记者表示,现在蒙牛的收奶压力比较大,收了也都是用来喷成粉,已经在最大限度地解决收奶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除蒙牛外,伊利在山东、湖北也有限量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蒙牛今年业绩增速放缓,国内奶价与国际奶价倒挂,目前一吨鲜奶要喷成粉的成本约在3.5万元/吨,而进口大包粉约为2.5万吨/吨,每喷一吨粉的成本增加1万元。这种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减少鲜奶的收购,则可以提升利润。


公开数据显示,蒙牛以特仑苏、纯牛奶、未来星等为代表的UHT奶在上半年收入为107.1亿元,在整个液态奶收入中占比48.8%,同比下跌13.3%;以真果粒、酸酸乳、优益C为主的乳饮料收入56.58亿元,同比减少1.68亿元,下降2.8%。此外,冰淇淋业务也出现了下滑,收入同比下降了17.3%,为16.44亿元。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蒙牛在新西兰建厂后,大量的产品也会进入到中国市场,届时势必会减少对国内奶源的使用,今年限量还不太明显,明后年形势将更加严峻。
  
(高素英)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品牌重整 联合利华打响高端错位战

    下一篇:阿里钉钉的逆袭逻辑:“富二代”比你更努力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