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 居家隔离隔出“心病” “未知”或是最大恐慌

2020-02-12 1379 0


热议 | 居家隔离隔出“心病” “未知”或是最大恐慌

文:王倩

ID:BMR2004

“焦虑”成为当下公众们的共同问题。

“我现在想去上班。”居家隔离14天的小张,被单位告知居家办公,但是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他就希望返回单位上班。

“一觉醒来,假期又充值了。”“曾经羡慕躺着就能赚钱的人生,终于实现了。”

曾经羡慕这种段子里的生活,但是当段子成为现实时,宅在家里的人们开始出现了恐慌、焦虑的不良情绪,无时无刻刷着手机,生活在手机里,一度成为宅男宅女的真实写照。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应激性心理创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在接受《商学院》采访时表示,面对疫情的威胁,需要从个体、集体、社会三个层面来积极应对、调整人们的应激心理。

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这是第一次政府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倡立即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心理援助工作。心理干预的“第二防线”,急需建立。

个体的调整

突出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猝不及防。生活方式被迫改变,尽量少出门的公众,出现了频繁刷手机、作息不规律的现象,更有民众在多日不出门之后“破罐破摔”,不加任何防护措施出门遛弯。

无论是国家卫健委还是各省市召开的疫情发布会上,都强调防护的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范,戴口罩、勤洗手,有效切断传染源。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此时做好基本的防护措施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彭凯平认为,此时需要避免对疫情过度关注。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需要一些心理疏导、心理安慰、心理支持和调整。比如个人可以通过与家人在一起,亲人之间多交流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可以适当以冥想、阅读、音乐欣赏等方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思维更加理性清晰。

同时保持社会联络,通过微信、电话与熟悉的朋友保持畅通联系,借助与亲朋好友的互动转移注意力;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即使宅居在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这有利于增强抵抗力。

集体的关怀

随着企业逐渐复工,不少职场人担心上下班路程被感染,害怕无从购买口罩还。

此时特别需要集体的关怀和支持。彭凯平介绍,此时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领导的关怀,工作的调整,特别是后顾之忧的解决,显得特别重要的。

2月11日上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表示,企业要配备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职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

除了物资方面的关怀之外,企业可以引导员工建立自己对疫情的心理距离。所谓心理距离就是不要一心一意的只关注自身,用其他事情去替代对疫情的关注。同时试着理性去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发展规律,当我们用人类理性的语言、思维考虑这个事情,而非简单的用情感去反应时,就是一种心理距离的产生。

同时引导员工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彭凯平认为,目前公众要保持身心的平衡、工作和休息的平衡、个人和社会的平衡,维持好“度”,过犹不及。另外,他还强调,此时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特别重要,保持彼此之间互相的理解、沟通、交流。

社会信息的公开透明

不同于17年前的“非典”疫情,此次公众受到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实时传播,铺天盖地的信息无孔不入,公众无从分辨信息的真伪,信息的爆炸也对人们的应激心理造成影响。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是,腾讯专门开设了疫情辟谣平台——较真。例如一篇“清肠排毒对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有效率达到90%”的文章,被腾讯标注了“尚无定论” “用火烧不着的口罩是真口罩”则被标注了“伪科学”等等。一些文章写得煞有介事,公众也无从分辨其真假,认为只要写着治疗有效的信息就赶紧转发传播。

彭凯平认为,信息越透明清晰,人们越不容易过度关注信息和恐慌。从社会角度来讲,更多的是需要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对远景、前景的一些公开透明的表述。

同时信仰的力量特别重要。“特别需要领导来给大家说一些激动人心的话,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空虚的,其实它是一种信心、信念和信仰,特殊关头的言语、概念、信仰、支持,都是特别重要的。”彭凯平说道。

为什么人们会恐慌,是因为“未知”。彭凯平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有三个未知,首先是前景的未知。疫情未来是什么、时间有多长。”他认为需要有人给公众一些大致性的判断和预测,这个很重要的。“哪怕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告诉公众能够预期多长时间,这需要专家和政府来引导。”

“其次是病毒毒性大小”。目前需要有人告诉公众,病毒到底有多危险。“第三是疫情解决的方法,如何去控制。”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疫情不是不可防不可控的,大家觉着不可防不可控是因为前期并未真实诚实的透露信息。”彭凯平说道。他希望有专家或领导向公众表明这个事情大概的发展趋势、前景如何,他认为公众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对现在的判断,而是对预期的未来、发展的一个判断。

医护人员:一个更需要关怀的群体

对于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生来说, 疫情前期因为医护人员不足,多数医生出现连轴作战的现象,身心都遭受严重挑战。

彭凯平认为,医生应该有一个减压过程,在人类的应激反应之后,有自动恢复过程,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产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问题,也包括心理问题。

因而需要保证医生足够的休息时间,如果医生的免疫力下降,也更容易出现感染情况。因而从疫情控制的角度来讲,彭凯平认为,医生的工作时间必须要控制在一定范围,需要大家共同的理解,关怀。

其次,要建立医护人员自身的信心。医护人员之间互相的倾诉、沟通,哭是比不哭要好的,能够哭出来,其实也是减压方式。

第三,提供一些心理的辅助支持,比如说有专业人士和医护人员聊聊天、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想法、看法、说法。彭凯平强调,这个时候一定要允许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感情,在网上说一些话,他人此时不要着急去否认、批评医护人员。

与此同时,亲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关怀也很重要。“一定要让我们的医生跟家人有时间在一起谈心、说话。虽然现在要隔离,但是语言沟通是可以的,打电话、发微信交流,从身心的方面到心理方面都给与帮助。”

心理创伤救治因人而异

疫情之下,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一些人的应激心理创伤已经显现。根据彭凯平介绍,清华大学心理系开设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的紧急公益活动中,所接到的心理咨询或者求助电话,已经出现绝望自杀的极端案例。

虽然这种极端案例只是个例,但也反应出了疫情下人们的恐慌。彭凯平将其团队接到的电话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由于亲人被隔离而引起的恐慌抑郁,亲人隔离对自己影响程度的未知、亲人前景的未知;第二类是对于疫情过度担心引起的恐慌抑郁,难受,这一类人的压力程度比第一类还要严重;第三类是因为生活方式被迫改变引起不适而希望得到关心的一类人。

对于前两类,彭凯平说会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指导干预,对第三类则引导他们做一些自己能够产生振奋心情的事情,比如唱歌、读书、听音乐、适度运动、拥抱自己的爱人等等,总之是鼓励其主动做一些事情,而非一直颓废下去。

疫情之下,心理建设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彭凯平介绍,应急心理创伤的恢复因人而异,人与人不同,创伤的程度的也不同,一些病人会因为本身疾病问题产生了替代性的创伤,因而恢复时间比较短,有些人也许三四天就过去了,但有些人可能很长时间都过不去。

一般来说,心理康复工作会在疫情过去之后进行系统的治疗。但是就目前来看,必要的心理援助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彭凯平认为,心理建设没有早晚之分,越早准备越好,前后作用不一样,前后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及时的心理援助能够帮助公众不产生创伤性的后果。

彭凯平建议,公众可以利用疫情时期的空闲及时反思、修整、弥补,让我们国家不会再出这样的问题。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惊魂“钻石公主号”:“密闭恐惧”会否让全球邮轮业“翻船”?

    下一篇:吉利沃尔沃十年磨一剑 重组做大能否再做强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