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2020-10-16 915 0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文:牛小欧 朱耘

ID:BMR2004


重整尚未明朗,昔日“摩托车大王”力帆再遭重创。


2020年10月13日晚间,*ST力帆(601777.SH,以下亦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2020年10月13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的通知,其于2020年10月12日、13日分别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目前,力帆股份正处于企业重整的关键时刻。据悉,力帆股份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已于13日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财产管理方案》。其公告称,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下称“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吉利迈捷”)将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确认参与力帆重整的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分别代表了重庆两江新区政府和吉利控股集团。启信宝显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吉行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有迈捷投资99%和1%的股份。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向《商学院》记者表示:“吉利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这件事,力帆的品牌价值较低,力帆品牌能否保留存疑。个人认为,吉利收购力帆应该是基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力帆是上市公司,壳资源可以为吉利在资本市场运作带来便利性;二是布局西南市场,从吉利目前的工厂布局来看,其工厂主要位于东部和北部,收购力帆可以实现更全面的布局。”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进一步向《商学院》记者分析指出:“力帆轿车业务本身不具备吸引力,产品、核心技术和工厂都是比较差的,品牌影响力也很有限。如果吉利迈捷收购它,可能是和布局西南市场有关系,但更多是看中背后多种因素,比如上市公司壳资源,*ST力帆上市公司壳资源有助于吉利回归A股市场融到更多资金。对吉利来说,多一个上市公司壳资源也可以将其他业务放入其中,更方便进行资本运作。此外,*ST力帆还拥有很多汽车企业梦寐以求的金融牌照,这对于吉利控股旗下的曹操出行等板块意义重大。”


《商学院》记者就力帆实控人等被立案调查是否会影响正在进行的重整事项以及未来吉利迈捷如何参与重整,重整之后吉利又将以怎样的身份来重新整合力帆股份现有的乘用车业务等关键信息?吉利控股集团方面回复《商学院》记者称:“现在属于缄默期,不方便做太多回应。”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商学院》记者就实控人等被立案调查一事,以及是否会影响目前正进行的重整事项采访了力帆控股,力帆控股方面文字回复记者称:“鉴于目前公司处于敏感时期,我们公司暂时谢绝媒体的采访,还请您关注我公司公告。公告中都是及时披露公司当前的信息的。”


10月14日开盘,*ST力帆跳空一字板跌停,报5.72元/每股,总市值为75.15亿元。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实控人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告显示,力帆控股为*ST力帆的控股股东,持有其47.08%的股份。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四人均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以上四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0.49%的股份,而通过持有力帆控股的股份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共计47.08%。


虽然现在力帆股份实际控制人(尹明善家族)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具体内容还不明确,但法律方面相关人士对此事从法律层面上向《商学院》记者做了具体解读:“一般来说,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立案调查,通常是以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而违反公司证券法律法规。而导致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常见情况,就是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当发现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财务造假问题时,证监会就会进行立案调查。调查属实后,则会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对于涉及违规的上市公司,开出行政罚单。目前力帆股份实际控制人(尹明善家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说明证监会在以上所述的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至于接下来事件如何发展,就要看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对于实际控制人来说,严重的话会面临刑事责任,如果给股东造成严重损失,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上交所和深交所针对上市公司都制订实施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即对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重大违法行为,且严重影响上市地位的情形,将终止其上市。据此,对力帆公司最大的影响就是存在违反上述法律法规如达到‘重大’、‘严重’程度,最终有被强制退市的风险。”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公司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无关,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不产生影响。另外,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如果不符合《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同日晚间,力帆股份还发布了管理人关于公司监事辞职的公告,表示力帆股份监事会于近日收到监事兰庭琴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监事兰庭琴女士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监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并表示,兰庭琴女士辞去监事职务未导致公司监事会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亦不会影响公司监事会正常运作。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相关规定,其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监事会之日起生效。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任万付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指出:“力帆实控人被立案调查,必然会影响到正在进行的破产重整,导致进度停滞。”曹鹤也持相同观点:“力帆实控人被立案调查让力帆控股进行破产重整产生极大变数,毕竟吉利方目前介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并不明确。”




债台高筑 销量惨淡



《商学院》记者整理发现,力帆实业曾于8月24日发布《关于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公告》。公告显示,目前公司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对公司(含子公司)近 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进行了统计,诉讼(仲裁)金额合计人民币约2.98亿元。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值得注意的是,力帆股份之前就曾多次因债务逾期问题成为被告并败诉。对于已经无法正常偿还的多笔债务,力帆股份曾明确表示,公司目前存在持续亏损、负债较高、乘用车业务下降较大、大额债务逾期、大额资产被冻结、涉及诉讼(仲裁)较多、控股股东流动性短缺、募集资金无法归还等经营方面的风险,且对上述风险尚未形成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8月6日,力帆股份的控股股东力帆实业就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并在8月11日获法院裁定受理。


8月21日,法院裁定受理力帆股份司法重整,并指定力帆系企业清算组担任管理人,负责重整工作。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查明,力帆股份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当前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依法应予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力帆股份股票于8月24日起停牌一个交易日,并在8月25日恢复交易。 届时,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此外,力帆股份的经营以及汽车业务的发展也均陷入困局。力帆股份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5.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9.42%,净利润为-25.95亿元,同比大跌1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元,净资产仅剩1.06亿元,同比大跌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从巅峰时期在国内外销售汽车20余万辆,到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力帆股份的传奇经历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以生产摩托车起家的力帆,曾经凭借摩托车创下年产销两百多万辆、业务拓展至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绩。从1992年创立到2001年,力帆的摩托车发动机累计售出184万台,收入超过38亿元。在力帆的推动下,重庆摩托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榜首,2002年产销量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二,占出口市场的二分之一。


2003年,受“禁摩”政策影响,力帆摩托车光环不再,出现亏损。2003年力帆集团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成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在重庆建设汽车生产基地。重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地,力帆汽车也因此在产业配套上和地方政策上得到便利。


力帆股份最新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8月其传统乘用车生产23辆,同比下降91.81%,销售15辆,同比下降92.39%;新能源汽车生产57辆,同比下降73.85%,销售49辆,同比下降78.79%。今年1-8月力帆传统乘用车累计销售1183辆,同比下降94.53%;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61辆,同比下降60.54%;其赖以起家的摩托车累计销售约34.22万辆,同比下降15.6%。这基本表示力帆股份在汽车业务方面已经近乎停滞。对于汽车业务的急剧下滑,力帆方面曾公开表示,受疫情、车市下行等因素对其整体业务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同时公司对“国六”标准的实施准备不够,无“国六”车型供应市场,造成销售下降。

 

尹明善家族被立案调查:力帆半年亏损近26亿,吉利重组生变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在传统乘用车领域还是新能源车领域,力帆一直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力。任万付向《商学院》记者表示:“造成力帆选择破产重整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发动机技术老旧,产品品质多年没有明显提高,缺乏竞争力,等等。在新能源领域,力帆虽然做了一些动作,但战略的模糊不清以及缺乏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积累创新,也未见资金的大量投入,所以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八旬不退,力帆衰颓;后继有人,力帆腾飞。力帆走过弯路,愧把客商辜负;而今走上坦途,工厂客商同富。商家关照,力帆荣耀;力帆妖娆,老尹逍遥。”2017年3月,已经79岁的尹明善在面对力帆经营困境时仍慷慨激昂地一席话犹然在耳,但如今力帆的状况难免令人唏嘘。


面对困境,力帆也曾采取一系列措施自救,包括将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将旗下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资质的子公司以6.5亿元出售给了理想汽车等,然而,从力帆股份当前经营状况来看,收效甚微。虽然吉利已开始参与力帆重整工作,且重庆当地政府也有挽救力帆的心思,但在此时爆出力帆股东被立案调查的“大雷”,又为看似明朗的重整之路再添阴霾。曹鹤对《商学院》记者坦言:“力帆之所以选择破产重整,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债务问题。现在力帆股东被立案调查,肯定会对后续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产生不利影响。但力帆重整成功的概率,还是要看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力帆控股的前路在何方?《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燕京啤酒“四十有惑”: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不做“大哥”好多年

    下一篇:康师傅“喝下”福山矿泉水,加码瓶装水可否扭转市占下滑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