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碳测算、碳标准、个人稳私难题需解决

2022-04-01 1212 0

多家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碳测算、碳标准、个人稳私难题需解决

文:闫佳佳 石丹

ID:BMR2004


近期“个人碳账户”一词活跃在大众视野。前有2022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提出,建立个人碳账户,碳排多,付出多;碳排少,有奖励。对个人碳减排赋予价值,并支持将个人碳账户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后有中信银行推出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


碳账户是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等功能在内的碳减排支持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提高减排效率和意识。在“双碳目标”“绿色金融”背景下,金融业重点将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同时也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少银行向“个人碳账户”领域布局,为抢占市场纷纷出招,其中普遍推出碳积分兑换权益、个人绿色贷款等优惠政策。此举也显示出金融领域大力倡导全民共同参与节能减排中来。


有观点认为,“未来有望实现个人参与碳交易市场活动,既能承担起个人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又能获得相关奖励等权益。”《商学院》记者就银行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的场景规划、激励机制以及围绕个人碳账户未来会推出哪些绿色金融产品等问题致函中信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和日照银行,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银行纷纷试水“个人碳账户”




中信银行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合作交流,联合国内专业机构中汇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推出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的“个人碳账户”。


2022年3月10日,中信银行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公开邀请千名用户参与测试体验。“中信碳账户”内测版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以此鼓励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据“中信碳账户”核算预测,每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用户通过在线金融服务方面的低碳行为,累计可减少约200万吨以上的碳排放。


2022年3月13日,日照银行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为深入落实“双碳”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日照银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职能部门和监管机构的科学指导下,积极打造绿色生活金融服务平台,搭建“个人碳账户”体系。2022年1月,日照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正式上线,截至2月末,已发放个人碳积分近1亿分,预计年末将开通个人碳账户30万户,年减少碳排放10吨。


2022年3月初,建设银行向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申报了“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探索运用联邦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碳减排计量模型,测算建行用户低碳生活水平,为形成“碳账本”提供支撑。


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建设银行个人客户。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合理确定用户范围和服务规模,预计年服务个人客户100万,减少碳排放10吨。


早在2021年11月,浦发银行就宣布全面升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率先推出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的碳账户体系。碳账户主要以碳积分的形式,对企业及个人客户的减碳行动进行倡导和鼓励。


对于银行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袁帅告诉《商学院》记者,“面对中国的‘碳中和’发展目标,就金融领域而言,无论是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碳交易等都有巨大潜力,碳交易是未来的重点,所以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认为,“中信银行推出中信碳账户在行业里可谓先行先试,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随着参与碳账户交易的主体增多,交易量增大,‘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就会发挥得更好,未来的碳金融交易也会更加丰富、更有活力,‘碳金融交易系统’也更加值得期待。”


对于设立“个人碳账户”的意义,袁帅提到,银行在助力碳中和、碳达峰时具有一个特殊功能,即银行是资金交易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这意味着银行在资金价格和准入的过程中可以放入低碳、碳排放等要求。碳账户的推出,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具体量化社区、家庭、个人节能减碳行为并赋予一定价值,通过低碳行为构建科学计量方法和核算测量转化标准,基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节能减排场景,用户可实时记录与查询个人的碳减排数据,并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形成持久、普遍的绿色生活方式,以此鼓励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这是具备绿色、可持续的意义的。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重阳向《商学院》记者表示,“目前而言,个人碳账户对于银行而言其吸引用户的间接意义要大于碳账户本身的直接意义。个人碳账户是银行吸引用户的一种方式,当然在双碳目标下也是银行之间抢占赛道的竞争策略。减碳信息在将来可能产生巨大价值,这是数字经济时代宝贵的信息资源。”


祁海珅提到,“目前阶段,大多百姓很少参与金融资产或资本投资交易,如果有了‘碳账户’,将来百姓就有可能成为碳交易的主体和参与者,那么我们的一举一动也都和碳资产包括碳信用有关。”


他还补充道,“我国在‘碳金融、碳信用’领域的水平和空间,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欧盟,我国碳金融、碳信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个进程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存在巨大的机遇,快速建立‘碳资产账户’、再结合未来‘碳信用’体系的建立,也是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中和的重要实践。”




扩展场景、激励约束并行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公开介绍称,“目前,内测版已经上线生活缴费网上办理含水费、电费、燃气费等、申请电子信用卡、开通电子账单等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核算。即将上线的公开版还将包含绿色出行、二手回收等更丰富的绿色低碳生活场景。”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碳账户”使用方法也非常便捷。中信银行相关人士介绍,首批体验官登录该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即可在线开通个人碳账户,获取关联个人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并可对碳账户的内测版功能提供优化建议。


建设银行则基于“碳账本”为消费者提供信用卡提额及分期优惠、积分商城权益兑换等个人金融服务,引导消费者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助力实现全民行动的绿色城市建设。


浦发银行依托企业和个人的碳账户体系这一账户,将识别企业和个人的碳排放情况,为所有减碳、固碳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差异化的快速结算、更便宜的资金、更灵活的服务,同时也将为客户提供更多与绿色消费、信贷等挂钩的权益。


日照银行“个人碳账户”体系,涵盖绿色政务、绿色信贷、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公益等场景,以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场景金融促进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原则强化“政银企”合作,打造循环低碳生态闭环。该行表示,“下一步将以“个人碳账户”体系为核心倡导低碳理念,以N类场景为路径打造碳流转生态,以丰富碳权益引领低碳新风尚,加大对低碳衍生场景金融服务力度。”


刘重阳认为,“银行个人碳账户落地场景的扩展存在较大想象空间,与个人消费的、贷款的场景都可能是相关的,一旦碳排放成为一种标准后,可能影响整个消费领域。”


在碳账户场景不断拓展的同时,也需要有方便可靠、富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并坚持以资源共享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坚持激励约束并举,紧扣绿色低碳目标,深化完善消费领域相 关法律、标准、统计等制度体系,优化创新财政、金融、价格、信 用、监管等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客户参与,日照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推出积分任务、权益兑换等一系列低碳主题趣味活动,个人客户可通过完成相应任务获得“碳积分”,兑换绿色礼品或享受综合权益,倡导全民共同参与,以实际行动探索节能减排。




系统有待完善




“中信碳账户”减碳量核算采用第三方权威机构认定的碳减排方法学,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组织专家评审认定。基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节能减排场景,用户可实时记录与查询个人的碳减排数据。


同时,“中信碳账户”采用大数据实时计算技术,根据不断迭代优化的减排因子模型,实时计算各类生活场景的碳减排量,支持地铁绿色出行、生活缴费等低碳场景的碳减排量,精准触达,让用户获得快捷、流畅的绿色生活新体验。


不过,中投协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表示,“目前,碳账户最大的瓶颈还是如何确保碳账户碳排放数据监测与测算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碳账户的核算标准尚未统一,评价应用规则不够完善;部分企业没有在线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不能自动采集,需人工线下填报,导致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存疑;数据归集仍存在一定制度与技术难度,同时需要防止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与滥用。”


2021年8月衢江农商银行成功发放首笔个人碳账户“点碳成金贷”贷款30万元,这是广东省首个基于个人碳账户体系,面向个人发放的绿色信贷产品。“点石成金贷”根据个人绿色金融行为碳减排量计算个人碳积分,将客户分成“深绿”“中绿”“浅绿”三个等级,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


刘重阳认为,“低碳贷的本质还是征信,是一种更广泛的更精准的信息收集,只要信息体系下开展的金融服务,基本都可以在碳账户体系下进行。碳账户的征信功能目前基本是基于原有征信的更加全面的信息收集,但是依然离不开征信的信息本质。制约个人碳账户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碳的测算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刘重阳对“将个人碳账户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持不同意见,他个人对此不看好,他认为,“个人碳账户”应当与消费行为挂钩而不是与个人挂钩,就像我们对大排量的进口汽车增收更多关税一样是一个道理。可以限制产品的消费,而不应该给个人下定额。这是一个社会外部性的问题,应当通过制度去不断厘清可交易的部分,而不是对主体进行交易限额,个人与生产企业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多部门发力推动绿色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通知还提到,促进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发展绿色消费金融服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绿色业务发展,为生产、销售、购买绿色低碳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2022年3月4日,央行发布的《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文中表示,人民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坚持高标准、开放性原则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倡导、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守住“绿水青山”和地球家园。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激励约束,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和国际合作,有力、有序、有效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坚定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其中,“节约优先”作为主要原则之一,倡导全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袁帅表示,“推动碳金融市场健康高效发展,银行机构应积极主动作为,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激励约束,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和国际合作,有力、有序、有效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2021信托公司卓越潜力指数榜TOP30”重磅发布

    下一篇:格兰仕,中国潮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