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芝卖身 窥探日企的衰败

2017-03-24 2236 0

142年历史、19万名员工、日本名门企业,这些标签都彰显着东芝曾经的历史。但140年辉煌之后,东芝似乎走到了崩溃的十字路口。如今东芝正在接连出卖优质资产来拯救自我。然而真相又如何?到底是谁毁了这百年基业?


从东芝卖身 窥探日企的衰败


始创于1875年的东芝,一直都是“日本制造”的代表,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日本第一个电灯泡、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冰箱,都诞生在东芝的车间里。相比之下,日立、松下和索尼这些日本其他家电巨头,不过是后起之秀。


当年电视里一遍一遍的播放那句“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当年中国的高楼里运行的电梯叫Toshiba;多项家电产品的首创叫Toshiba;如果能拥有一台Toshiba的笔记本电脑那简直就是让人引以为豪的。当年的东芝是何等风光。


142年历史、19万名员工、日本名门企业,这些标签都彰显着东芝曾经的历史,但自从2011年前收购西屋公司后,东芝这座昔日辉煌的大厦开始倒塌。如今东芝正在以出卖优质资产来进行自救。


百年巨轮悄然沉没


2月15日,东芝董事长贺重范引咎辞职,此前在2015年,由于财务造假,当时的东芝社长田中久雄,东芝副董事长佐佐木则夫和顾问西田厚聪相继辞职。短短1年多出现了如此大的人事变动,东芝到底摊上了什么事?


2月14日,原本定于当天发布的财务报表突然说要延迟一个月,据知情人士称,东芝再次推迟发布该业绩财报,主要因为在西屋电气的业绩上与审计方存在分歧,于是转而发布了财务预期。然而,截至今日东芝仍未发布财务报表,当然这已不是东芝第一次推迟提交财报。


据预测,东芝2016财年全年的净利润将出现连续第三年亏损。从原先预计的盈利1450亿日元(87亿元人民币)下调至亏损3900亿日元(234亿元人民币),债务将超出资本1500亿日元(90亿元人民币)。此外,据2016年前三季度财报,其美国核电业务损达7125亿日元(428亿元人民币),股本降至负1912亿日元(115亿元人民币)。这些天文数字级别的亏损足以创下历史记录。


第二天,董事长贺重范就正式辞职了,各方纷纷揣测原因正是因为核电业务亏损。


在如此大的财务亏空下,东芝选择了断臂自救,计划出售旗下芯片业务50%以上的股份,当然也不排除有全部出售的可能;并计划停止修建新的核电站。


东芝2016年1季度财报显示,芯片业务部门的净营收占总营收的30.8%。但运营利润芯片业务部门占据绝对优势,运营利润达到241亿日元,而整个东芝的综合业务利润才201亿日元(因为其他业务部门盈利基本都在亏损)。


经济专家们一致认为,东芝只有尽快把最后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部门卖掉,今后才能继续维持下去。但是,把半导体部门卖掉以后,东芝还剩下什么呢?


百年基业败于谁手?


或许有人觉得不可思议,规模如此大的一家企业,怎么就说不行就不行了?东芝的没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罪魁祸首当属2006年收购的西屋电气。


当时有15家公司及联合体参与了投标,通用电气、三菱、阿海珐竞购西屋电气的“混战”正酣,竞购价格从25亿美元飙升至50亿美元,最终被东芝以54亿美元拿下,收购价格大大超过此前20亿~30亿美元的预期。


当时日本国内的核电市场已经饱和,东芝迫切需要打开国外市场。当时任职社长的黑天厚聪对此项收购甚为满意,直言这笔高价交易将在长期内带来回报。在他看来,这项投资实现收益甚至可在数十年后。


然而2011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使全球核产业风云突变。东芝核能业务也大受影响,日媒当时报道称,东芝损失或高达9000亿日元(约合547.5亿人民币)。


经过福岛核泄漏事件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实施新规则,导致工期严重滞后。如此一来,东芝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吃紧,于是东芝再次铤而走险,2015年底,西屋核电以2.29亿美元并购了美国芝加哥桥梁与钢铁公司/石伟公司(CB&I、S&W),以解决和两家承包商之间的争端。然而,即便这样,依然无法如期建成。


还有消息称,西屋电气于美国在建的4座反应堆,在成本计算上出现了错误,比预想的要多6900亿日元。


而这也成为了东芝资不抵债的导火索。


从近两年财报数据来看,其净销售额在2015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其后便开始断崖式下跌。


为什么亏损呢?专家们认为是美国国内的工程和人工等追加成本上涨,产生的总成本大幅超过收购时的预期。因为美国核电站建设一向效率奇低,遇到政府检查、处理法务文件都需要停工,然而因为停工导致不能按期交工又要缴纳巨额的违约金。


当业绩不好时,东芝的社长们又走起了旁门左道——财务造假!


其实东芝的基建和核电亏损早已有之,根据第三方委员会针对造假发布的调查会计业务违规报告显示,2008年度至2014年度的4到12月,东芝虚报利润总计达到1562亿日元(相当于78亿人民币),相当于税前利润的30%。


此后东芝又发布了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合并财报及2009年3月~2014年12月的财报修订结果。受虚报利润问题等的影响,整个财年的净亏损额为37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2亿元)。根据税前损益计算,过去财报的利润减额合计增至2248亿日元。另外,2014年整个财年最终亏损378亿日元,收益恶化浮出水面。


报告中显示,三代社长都曾以“挑战”等名义强烈要求提升公司利润。佐佐木时代曾向各业务部门施加改善业绩的压力,究其可能是西田不满意佐佐木在任期间的经营业绩,而佐佐木又不想被西田指责,因此佐佐木强烈要求做假账。


当然了,还有日媒分析称这是因为东芝的内部斗争,因为前任两代社长西田厚聪和佐佐木则夫独断专行且相互对立,而田中久雄懦弱无能。此外,也有媒体分析认为,2008年时值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2011年又发生东日本大地震,东芝公司为稳住市场、股价和队伍的信心虚报成绩。


日企的衰落在蔓延


东芝的困境也是许多类似日本企业境况的缩影。除了东芝,数家日本老牌企业近年都曾出现财务造假、违规投资等经营丑闻。企业高管在新闻发布会上深深鞠躬竟也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其中2011年奥林巴斯公司的“天价咨询费”事件被视为日本企业史上最大的金融丑闻。奥林巴斯在2008年以22亿美元收购英国医疗器械制造商Gyrus时,曾向咨询机构支付高达6.87亿美元以掩盖亏空。


2009年,先锋电子陷入经营困难,将“Pioneer”的品牌使用权出售给苏宁电器。


索尼也好不到哪去,2008-2015年的8个财年里,累计亏损1.15万亿日元(695亿人民币)。


2016年,陷入巨额的夏普,卖身富士康。夏普因液晶业务失败,陷入经营危机已经有5年时间,2016年8月终于无奈接受了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约255亿元人民币的出资,鸿海二把手戴正吴出任了夏普社长;2016年12月30日鸿海与夏普共同出资成立了电视液晶面板制造商堺显示器产品公司(SDP)并宣布将与广州市政府共同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面板新工厂。


最惨的,莫过于三洋。先变卖部分业务,又整体卖给松下,最后又被松下卖给了海尔和投资基金。


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也不容乐观。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三菱汽车,承认油耗造假。


不到一个月内,日本第二大轻型汽车生产商铃木汽车也承认燃效数据造假。


令人深思的日本企业文化


在日本企业里,索尼被认为是最接近美国企业的。它的董事会透明度之高是日本企业中少见的,而通常的日本企业受家族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影响深重,融资多通过银行贷款方式实现,董事会透明度欠缺,股东利益会被淡化。因此日本公司向来对为股东创造利润不敏感,它们更强调让公司有长远发展,允许许多长期不盈利的投资。


这种文化有利有弊。总体来说,日本公司的重视长期投资、家族式经营。


日本企业最优秀的例子是稻盛和夫的京瓷和索尼。稻盛和夫本人的品质自不必说,但他迄今为止也未找到合格的继任者。索尼的创始人井深大、“经营之圣”盛田昭夫两人亲如一家,同样,他们待悉心培养的接班人大贺典雄如同家人——这种关系让他们在彼此和公司的低潮、危机时刻坚定地互相扶持,最终取得胜利。


但为了使每年度的业绩“看上去很美”,CEO和不少高管会私下掩饰漏洞,或者越来越急功近利。有分析人士称日本企业仍然把企业声誉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级提出的要求远远超出了员工的能力范围,但对上级绝对服从的下属们又无力反抗这些高压指标,只有在销售成绩上不断造假。东芝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多数日企的三大问题


现任日本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席研究员的柯隆认为,日本大企业会接连爆发危机,除了与经济不佳、陆企崛起影响,还跟三个弱点有关。


第一、转型速度慢。近几年来不少晶圆厂商已经退出市场,但东芝因为规模过大、转型速度慢,可能是造成致命伤的主因;反观富士较早警觉底片市场式微,转攻美妆产品,是个转型成功的案例。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速度」可能是最重要的。


第二、日企不愿放弃在经济高峰期的管理模式。他们总是把经营不善原因归咎于景气不好、日圆升值等,但想改善经营还是得在公司内部找原因。


第三、创新能力不足。日本大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像是东芝与夏普,公司高层由内部员工晋升,每任总经理做3~4年就换人,这类的领导人上台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比起市场竞争,更擅长于与同事打关系,比较没有创新能力。而另一类则是丰田汽车、铃木汽车等,创业家族在企业保有影响力,在人事方面有决定权,而这种企业的强项在于决策速度快,只是一旦策略失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实现在很多日本大公司都有类似东芝、夏普的问题,只是没有显现出来,因为就算高层没什么能力,但中阶员工仍有一定的实力,所以就算领导阶级常常换人,经营管理短期内不至于受影响


日本老牌制造企业的经营危机,有来自外部大环境的原因。但对于深耕技术的老牌日企而言,在新的领域投资战略的选择、市场份额的占领都是不小的挑战。甚至在一些日本人自己看来,日本大公司就像身形巨大的恐龙,面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行动缓慢。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英特尔1.2万裁员背后

    下一篇:阿里大文娱收购大麦网 从线上到线下的野心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