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强大的心脏造就伟大的投资者

下一本VOL7 2015-09-17 23127 0

索罗斯:强大的心脏造就伟大的投资者


索罗斯的身上充满传奇色彩,这个自称是哲学家的匈牙利移民,好像具有超能的力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场。他创立的量子基金以35% 的成长率笑傲华尔街,而他果断凶狠的投资作风,在为他赢得“金融天才”称号的同时,也让他备受争议。


与最佳搭档创办量子基金


出生于匈牙利的索罗斯继承了犹太人精明的“钱商”,儿时二战的逃亡生涯也让索罗斯学到了更多坚强生存的意义:冒险是对的,但绝不要冒毁灭性的危险。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期间,索罗斯受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的影响,他鼓励索罗斯严肃地思考世界运作的方式,并尽可能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尽管一心想当哲学家的索罗斯选择了金融这条道路,但他的哲学思维却促使他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全球金融市场,并赢得“市场驱动者”的赞誉。


从一名最基础的套利交易员开始做起,再到华尔街投资分析师,年轻的索罗斯为公司赚了不少钱。同时,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黄金搭档——吉姆·罗杰斯。1973年,两人一起辞职,共同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很难想象,公司一开始只有三个人:索罗斯是交易员,罗杰斯是研究员,还有一个秘书。而正是由于索罗斯和罗杰斯超群的投资才能和默契的配合,索罗斯基金呈量子般飞速增长。7年后,也就是1980年12月31日,索罗斯基金增长率为3365%,与标普综合指数相比,后者同期仅增长47%。1979年,索罗斯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的状态上下注,才能赚到钱。


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量子基金在1980年的增长率已经达到102.6%,基金总额也增加到3.81亿美元,索罗斯个人也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但就在这业绩最好的一年,罗杰斯却决定离开,这对合作达10年之久的华尔街最佳搭档就此解散。


索罗斯:强大的心脏造就伟大的投资者

书本:《索罗斯的哲学》

作者:【美】乔治•索罗斯 

译者:【中】宋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6-1


痛定思痛沉淀索氏投资哲学


如果认为索罗斯的商业头脑让他风平浪静地稳赚不赔的话,那就错了。一个天才的成长必须经过大风大浪,才能最终磨砺而出。


就在罗杰斯走后的头一年,索罗斯遭遇了失败。这一年,索罗斯由于投资美国公债,总计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量子基金的利润也首次下降,达22.9%,大批投资者离他而去,带走了公司近一半的资产。痛定思痛的索罗斯开始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金融市场的运作。


索罗斯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被以往的经济学理论所愚弄。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具有理性的,其运作也有内在的逻辑性。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设,是假设了一个基于理性的市场。不仅如此,很多经济学家还认为,金融市场总是正确的,市场价格总能正确地反映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索罗斯研究发现的结论恰恰是相反的。他认为金融市场是动荡的、混乱的,市场中的买入卖出决策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而不是建立在理想的假设基础之上。而人们对某一股票的偏见(肯定/否定),都将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或下跌。因此,市场经常会因投资者以偏概全的推测,而忽略某些未来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说,并非目前的预测与未来的事件吻合,而是目前的预测造就了未来的事件。这个时候,投资者付出的价格已不仅仅是股票自身价值的被动反映,还成为决定股票价值的积极因素。


同时,索罗斯还认为,由于市场的运作是从事实到观念,再从观念到事实,一旦投资者的观念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太大,无法得到自我纠正,市场就会处于剧烈的波动和不稳定的状态,这时市场就很可能出现“盛—衰”序列。而投资者这时就需要快速判断盛衰过程的出现,逆潮流而动,即是盈利之道。另外,索罗斯也提出,投资者的偏见(喜好)会导致市场跟风行为,而不均衡的跟风行为会因过度投机而最终导致市场崩溃。


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投资理论之后,索罗斯便决定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上,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投资理论。1981年里根总统上任,基于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让索罗斯确信美国经济将会开始一个新的“盛—衰”序列,他果断开始投资。到1982年底,量子基金上涨了56.9%,净资产从1.933亿美元猛增至3.028亿美元。美国经济在前期的繁荣发展之后,逐步走向萧条。从1985年9月,索罗斯开始做多马克和日元,他孤注一掷,持有的多头头寸达到15亿美元。


到9月22日,美法德日英五国签订《普拉扎协议》,美元跌了整整一年之后,1美元从最初的239日元降到153日元,而索罗斯却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大赚1.5亿美元。这时的量子基金已经从1984年的4.489亿美元上升到1986年的15亿美元。


强大的内心造就伟大的投资者


一个投资者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投资者”,关键不在于他是否永远是市场中的大赢家,而在于他是否有承认失败的勇气,能否从每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索罗斯恰恰具备了作为一个“伟大投资者”的素质。


1987年,索罗斯遭遇了他的“滑铁卢”。在这场华尔街大崩溃中,索罗斯损失了大约6.5亿到8亿美元,量子基金净资产跌落26.2%,远大于当时美国股市17%的跌幅,他成了这场灾难中最大的失败者。


然而,索罗斯具有比别人更敏锐地意识到错误的才能。当他发现他的预期设想与事件的实际运作有所出入时,他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傲慢地置之不理,他会进行一次歇斯底里的盘查,以期发现错误所在。一旦他发现错误,就会及时修正,以图东山再起。也正是因为索罗斯的这一宝贵品质,他才能始终在动荡的市场中保存实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索罗斯在经历了1987年10月份的惨败之后,却仍能使量子基金在1987年的增长率达到14.1%,总额达到18亿美元的原因之一。正如他经常所说:“如果你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动是以退为进,而不要铤而走险。而且当你重新开始时,不妨从小处做起。”


有如动物般灵敏的市场直觉


索罗斯的长处就在于他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全球不同金融市场的动态。他通过对全球局势的了解,判断各种金融政治事件将对各金融市场产生何种影响。而在预测市场走向时,索罗斯又善于发现相关市场的相互联系,这使得他能准确地判断一旦某一市场发生波动,其他相关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连锁反应,以便更好地在多个市场同时获利。


索罗斯就像一只华尔街的金钱豹,根据动物敏锐的嗅觉,一旦捕捉到投资良机,便会静静守候,一旦时机成熟,就迅速扑上去,将对手死死咬住。


真正让他闻名于世,并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是上世纪90年代索罗斯成功狙击英镑,从此以后,这位一直居于幕后的“英雄”聚焦到全世界公众面前,成为世界闻名的投资大师。1992年9月,欧洲货币危机期间,索罗斯卖空英镑,从中捞取20亿美元的利润。


而让他被称作“投资界魔鬼”的是1997年7月,泰铢大幅贬值,他用自己数十亿的资金作赌注,来对付泰铢,从而给泰国货币危机火上浇油,引起整个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8月,他又联手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冲击香港汇市、股市和期市。索罗斯的这些投资行为,也让这个“金融界的超级明星”备受世人争议。而他自己说,不过是看出了市场的泡沫,上去戳开而已。


2011年7月27日,索罗斯正式宣布结束其长达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职业生涯,而后转身成为一位慈善政治家。据统计,迄今为止,索罗斯已捐出80亿美金用于慈善,捐赠的金额可与安德鲁·卡内基、约翰·洛克菲勒等大慈善家相媲美。人们惊呼并质疑着“一个自私的投机者,竟然成了最慷慨的慈善家!”而今年已经85岁的索罗斯,再次把手伸向了西班牙,这个结局又将怎样呢?我们拭目以待。


精彩书摘


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将产生不同的长远影响,这一事实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在短期内,所有的国家都受到了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看,有赢家有输家。虽然情况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变数仍很大,但对地位相对变化的预测则较为肯定。直截了当地说,美国将输得最多,中国则将以最大的赢家姿态出现。这一转变的程度已经超过多数人的预期。其他国家的相对地位也会有相当大的变化,但从全球角度来看,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地位变化是最重要的。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元是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国因此获利甚多,但近年来开始滥用其特权。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日益增长,这种情况本可以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因为亚洲“小老虎们”,开始以日本为首,后来是中国,愿意支持这种赤字以加强自己的美元储备,但是美国家庭的过度负债使这一进程终止。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美国的家庭发现自己承担了过多的风险。银行体系遭受极大损失,必须赢利才能摆脱困境。商业地产和杠杆收购流血的时候还在后面。这些因素会继续增加美国经济的负担,美国的消费者将无力再做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有可能取代这个位置。中国一直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而且很大程度上置身于金融危机之外。


总的来说,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危机是内在因素引发的,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崩溃。对中国来说,金融危机来自外部的震动,影响了其出口,但其金融、政治和经济制度并未受创。


中国已找到一种极有效的方法,能释放并激发其人民的创造性、能动性与创业精神,人民被允许谋求自身的利益。同时国家可以通过维持价值被低估的货币和累积贸易顺差,抽取其劳动力剩余价值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很可能成为一个大赢家。


中国领导者们知道,如果要保持领导地位,就必须避免社会动荡,所以要尽一切可能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为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贸易顺差使中国增强了国力。中国可以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刺激国内经济,还可以通过对其贸易伙伴投资和提供信贷增加出口。事实上中国就是这样做的,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来资助对美国的出口。鉴于现在美国消费者不得不减少消费,中国可以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这样在美国蹒跚而行时,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的积极推动力量。


当然中国的经济规模比美国小得多,发动机小了,世界经济前行的速度也会慢一些。但在这些限制条件之下,中美之间的地位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第三方也在积极地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中国已经成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这种位置变化不一定是永久的或不可逆转的——只需想一想日本公司的起落——但在目前,这是全球政治经济中最可预见的也是最重要的趋势。中国正在带动像巴西这样的贸易伙伴及其他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印度以国内增长为基础,发展得也不错。


中国经济政策的成功不能被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对中国内地基础设施的投资也许产生不了自身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中国的体制下,新投资的回报一般很慢,因为投资的决策主要是由政治因素而不是商业因素决定的。前两次,银行信贷的宽松造成了一大批不良贷款。这次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权力正在从地方转向中央,地方银行的官员不再受省领导的管辖。但尽管如此,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而且,中国可能被全球的衰退所拖累。但是如果中国出了问题,全球的经济就失去了发动机。因此可以确信,中国会取得相对的成功,但不能确保绝对成功。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格林斯潘:我为什么没有预测到金融危机的发生

    下一篇:可口可乐增资中国,抢夺碳酸饮料最后的红利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