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吕建中:在“上海典范”中寻找可持续发展方法论
有效识别和管理影响重大的ESG因素对城市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有巨大帮助,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投资。文|屈丽丽ID|BMR2004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十四五”规划一路走来的5年中,众多城市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环境友好、社会和谐...
-
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未来:拥抱AI时代的“产城共生”新变局
未来的智慧城市,必将是一个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协同共创、共治共享的生命体。文|张强 李怡安ID|BMR2004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引擎和载体,正站在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据联合国人居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60%的人口将...
-
AI赋能下的特色小镇:让科技、记忆与生活共生
真正的“共生小镇”,应当是科技与文化的共融,而非替代关系。在智能化的建设背后,仍保有可感知的生活纹理与文化温度,是需要关注的课题。文|林沛毅ID|BMR2004过去,中国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造镇热”。从文旅小镇、产业园区到田园综合体,城市与乡村的边界被不断重塑...
-
打破冬奥“赛事红利”,太子城转型可持续发展小镇
实现大体量文旅小镇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单一功能的叠加,而是通过教育、产业、文化、社群的有机融合,创造一种可以长期维系的人群结构与生活方式。文|王雅迪ID|BMR2004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冬奥小城崇礼旅游人次去重后达到约41万人。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游客...
-
遂宁射洪:绘一张2000亿元“锂”想蓝图
遂宁充分发挥锂电产业先发优势,聚集众多产业链头部企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产业生态,成为全省锂电产业的核心承载地之一。文|刘青青ID|BMR2004一块锂矿石,从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被开采出来,以精锂矿的形态漂洋过海抵达江苏港口,再被运到四...
-
“龙泉模式”:做AI时代的能源基石
龙泉通过对热管理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更将技术范围拓展至AI芯片与数据中心,构筑了驱动未来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文|朱耘ID|BMR2004“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电力的尽头是热量,热量的尽头是热管理。”...
-
“世界光谷”加快布局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生态
“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未来产业,为光谷5年、10年以后的发展播下种子、夯实基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跑好世界光谷建设的接力赛。”文|刘青青ID|BMR2004近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光谷”)正在造一个极其科幻的故事——脑机接口,让人...
-
深圳南山区: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AI创新特区”
南山区正通过“技术多样性+场景真实度”的组合优势,释放出独特的“结构红利”、创新红利以及制度红利。文|胡嘉琦ID|BMR2004在中国的人工智能版图上,深圳一直是“算力与产业并举”的试验田,这里既有智算中心、模力营、机器人谷等硬核集群,也有AI+制造、AI+金...
-
以“国家战略”为牵引:回应时代叩问的“中国方案”
文|胡嘉琦ID|BMR2004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同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交汇期。人工智能、绿色发展以及全球多极化等趋势,正深刻重塑全球经济与社会格局。“人工智能持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与新经济形态,传统育人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对创新拔尖...
-
“常德样本”抢滩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如今,常德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正在加速构建,还创新性地实践了“飞地研发+常德转化”模式。文|哀佳ID|BMR2004生物制造,作为以生物质或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合成生命体功能并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前沿技术,正被全球主要经济体视为未来竞争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其在推动社会向绿...



